[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赛车轮边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74469.5 | 申请日: | 2017-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0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晶;余戈尔;彭文正;郑子毅;罗荣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赛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边系统,尤其是一种电动赛车轮边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动赛车的一部分,轮边系统指地面与横臂间所有部件的总成,包括轮辋、立柱、角接触球轴承、轮毂、轮毂螺母、防尘垫片、轮速齿圈螺母、开口销、传动销、可调垫片等部件。轮边系统需要足够的强度使它足以起承载作用,除此之外,轮边系统还应具有易于装配,结构紧凑的特点。
现有的轮边系统,强度有余,但过于笨重;功能齐全,但不够紧凑。且在防尘,维护,装配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不足,进而无法发挥出赛车的整体水平。
随着电动赛车的快速发展,双电机成为了一种趋势,在带来强大动力输出的同时,无疑也带来了重量的增加,此时,减重无疑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现有大部分立柱存在不够紧凑的缺点,且在快捷拆装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现有立柱本体虽留有轴承安装部位,若考虑到所用轴承需要压紧力的特性,则其轮芯并不能很好的保障轴承能够正常工作。
现有立柱虽可满足基本功能,但在立柱的防尘工作上却没有考虑到。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电动轮边总成存在强度有余、过于笨重,维修拆装不便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保证足够承载强度的前提下,设计出一种结构紧凑,功能完备,精简实用,便于拆装,易于维护的轮边总成,以克服现有总成的不足。主要发明内容如下:
本发明实例提出的一种轮边系统是一种地面与横臂间所有部件的总成,具体包括轮辋、立柱、角接触球轴承、轮毂、轮毂螺母、防尘垫片、轮速齿圈螺母、开口销、传动销、厚度可调垫片等部件。
所述的轴承安装孔位于立柱的中部,该轴承孔内侧连接轴承,外侧则通过轮毂螺母与轮辋连接。
所述的制动盘安装部位位于立柱一侧,以所述的轴承安装孔圆心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排布于上下两侧。
所述的立柱顶部肋板对称式设计,在满足结构需要的前提下,达到高镂空度的效果。
所述的立柱顶部肋板以及底部肋板留有叉臂安装吊耳,供悬架叉臂安装。
所述的轮速齿圈螺母安装于轴承内侧,该立柱采用角接触轴承,根据该轴承需要足够的压力的特点,本发明实例中的轮速齿圈螺母通过与小垫片配合的方式达到压紧效果。
在所述的小垫片与轮速齿圈螺母中间设有防尘垫片,以封锁轴承与外界的接触空间,防止灰尘进入,凡是使用类似所述的大小不同的双垫片方法来达到压紧和防尘目的,均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以内。
所述的轮速齿圈螺母通过与六爪垫片配合,达到防松效果。
所述的轮芯轮毂螺母圆柱层圆周均匀分布12个销孔,同时轮芯对应位置圆周分布10个销孔,这种设计使得螺母每转动6度能有孔跟轮芯对应,保证了插销防松能顺利进行。应当指出,凡是类似使用所述的数量不等的装配方式以达到快速对准的功能,均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以内。
所述的制动卡钳和制动盘利用浮动销连接,确保在摩擦片有单方面磨损的情况下仍可以在浮动销左右活动的范围内使制动片均匀受力。
所述的传动销是位于轮芯上,在轮辐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孔,用过两者配合,将动力传至车轮。
所述的传动销共有四个,呈正方形排列于轮芯周围,轮芯圆心与传动销所围正方形对角线中心重合。
作为本发明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轴承防尘部分可以使用同时增加小垫圈厚度和防尘垫圈直径的方法,达到更好的密封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立柱上吊耳顶部垫片为厚度可调装置,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从而改变悬架叉臂的安装角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片的螺纹孔可改为竖直往下贯穿的通孔,且在所述的垫片顶部安装一小型手柄,供拆卸安装时手持,从而在局促有限的空间下,简化安装拆卸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轮毂螺母和轮芯采用单孔销连接方式,极大简化安装难度,经实车验证,能够完全保证所需的安全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上端悬架叉臂连接部位所用螺母采用外六角螺母,使得在制动盘和立柱的局促空间内,减小安装拆卸难度。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电动赛车轮芯总成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柱本体及其与其他装置配合的正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4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组件的球形全向车轮及使用该轮的车辆
- 下一篇:行李箱脚轮及其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