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排水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4349.5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8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冯天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倪志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排水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方法,特别涉及道路排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排水系统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工程的行车安全及舒适性。但是在排水系统铺设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挖沟槽,但是开挖沟槽容易积水和塌陷,目前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开设有降坡处理形成斜坡,土壤形成的斜坡就不容易塌陷,可以采取打上钢板进行防塌,但是这种形成斜坡的方式工程量较大;另一种为挖直沟槽的方式,这种方式必须要打上钢板进行防塌,也需要不少的工程量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须钢板并且能开设出直沟槽的道路排水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步骤a:在预挖的沟槽的边沿外侧用布置十字桩,用钻机在在十字桩上向下打孔形成滤水井,在滤水井内投入碎石,在滤水井内插入井点管,每根井点管的顶端伸出滤水井与集水总管相连接,所述集水总管与抽水设备相连接以抽取滤水井内部的水分;步骤b:用挖机挖出沟槽,其中沟槽的槽底与侧壁形成90°的夹角;步骤c:除去沟槽的槽底内的淤泥及虚土;步骤d:管道直线敷设,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5m范围内采用粗砂回填,管顶0.5m以上至道路结构层底部采用塘渣回填;步骤e: 将安装好的管道做闭水试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挖沟槽之前首先采用了打滤水井,水会渗透到滤水井内,并投入有碎石,就能在底部形成碎石层,在抽水设备通过井点管抽水的过程当中,碎石的铺垫起到了避免直接抽取底部的泥土,通过降水的方式,进而起到了保证土层的干燥,在此基础上,通过挖机来挖处直沟槽,可以无需挖出斜沟槽,并且无需增加防塌板,就可以保证沟槽的稳固性,省略了工程成本。在铺设管道之后,首先在内铺设粗砂,再铺设塘渣,回填下实上紧,保证了管道在内的紧固性,节省了工程成本,节能环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5m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管道的管顶0.5m以上部位的回填采用机械设备回填并夯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部的部分采用人工回填,保证了在底部的粗砂具有合适的孔隙率,管道在底部部分减小收到径向上的压力,保证了排水管道底部部分的夯实,并且在上面部分采用机械设备回填夯实,起到了顶部压紧夯实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步骤d中沟槽两侧同时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回填,两侧高差不超过2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两台机械设备同时进行回填,起到了回填的同步性,避免在回填的过程当中管道产生径向方向上的偏移,将两侧高差不超过20cm,保证了回填之后的平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管道为PE管,在PE管的外部通过厚度大于20cm的混凝土层包覆,混凝土层的外侧覆盖有压实度93%的细塘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将PE管做到了有效的保护,并且,在此基础上,在外侧用压实度93%的细塘渣进行保护,壁面了粗砂对于管道的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c中清除槽底内的淤泥及虚土后铺上30cm干砌大片层,在30cm干砌大片层上方铺设碎石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除淤泥和虚土之后,再铺上干砌大片层,干砌大片错缝相挤紧密,不松动的作用,并且在上方进一步的铺设有碎石基层,作为与粗砂层的一个好的过渡,使底部更加具有层次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沟槽的侧壁上覆盖有无纺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覆盖有无纺布,能起到防水、隔热和防腐的作用,增加沟槽侧壁的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滤水井的上端高出地面200mm至300mm,所述滤水井的上开口与井点管的间隙填充有封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出于地面200mm至300mm,进而起到了更加方便的起到了水分的抽取,在间隙中填充有封料,能有效避免外界水分的回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步骤f:在管道顶部的塘渣层上方铺筑上具有水泥含量在3%至6%的水泥稳定碎石层;均匀撒布用量为1.2Kg/m²的石油沥青,接着撒布集料并立即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形成下封层;铺筑上空隙率为3%至6%的沥青混合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道顶部的塘渣层上方铺设有水泥碎石稳定层,起到了过渡层的作用,能有效的和路面和塘渣层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一步的上方铺设有沥青混凝土。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43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成型的粉末冶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双向温热挤压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