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见光傅里叶变换吸收光谱测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3538.0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4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柱;张广玉;梅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39;G01N21/2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光 傅里叶变换 吸收光谱 测量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可见光傅里叶变换吸收光谱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用光纤将HeNe激光和被测光导入两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准直透镜;将吸收谱为a(σ)的测量样本加入测量光路中;辐射光谱曲线为B(σ)的被测光源为宽带光源;
将两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输出光信号导出至光电检测器件;两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布局采用光学平移轴对称式设计结构;
基于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采样干涉图数据;
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并计算吸收光谱;
波数σ的取值覆盖可见光范围,在忽略分束镜吸收且假定分束膜透射和反射在入射光波段均各为50%的情况下,第二光电检测器件(5b)检测到的干涉图强度为:
第三光电检测器件(5c)干涉图强度为:
吸收谱为a(σ)的测量样本加入测量光路中,所述第二光电检测器件(5b)与所述第三光电检测器件(5c)测量结果的交流成分为:
所述第二光电检测器件(5b)与所述第三光电检测器件(5c)测量结果和的交流成分为:
首先对ItAC(x)和ItAC(x)+IrAC(x)分别进行等光程差间隔采样,然后进行FFT计算获得B(σ)和B(σ)α(σ),从而推出光谱吸收曲线a(σ);
所述可见光傅里叶变换吸收光谱测量方法所采用的测量系统,包括两组迈克尔逊干涉仪、光电检测器件和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所述迈克尔逊干涉仪与所述光电检测器件连接后接入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所述两组迈克尔逊干涉仪为第一迈克尔逊干涉仪和第二迈克尔逊干涉仪,所述第一迈克尔逊干涉仪与所述第二迈克尔逊干涉仪之间共有动镜移动平台,所述第一迈克尔逊干涉仪为移动臂光束折叠4次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所述第二迈克尔逊干涉仪采用双光束输出同时测量,棱镜组由两个棱镜组成,所述棱镜用以平移折叠光束组,使之关于第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移动臂光轴对称,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用以采样干涉图数据并传输数据给计算机计算光谱,所述可见光傅里叶变换吸收光谱测量系统采用光纤将HeNe激光和被测光导入两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准直透镜,两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输出光信号导出至所述光电检测器件;所述第一迈克尔逊干涉仪为参考光干涉仪,所述第二迈克尔逊干涉仪为被测光干涉仪;所述第一迈克尔逊的输出光信号导出至第一光电检测器件(5a);所述第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输出光信号导出至第二光电检测器件(5b)和第三光电检测器件(5c);所述第一迈克尔逊干涉仪与所述第二迈克尔逊干涉仪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迈克尔逊干涉仪设有光束折叠结构;所述第二迈克尔逊干涉仪设有大口径中空回射器及光路,用以对称安排双光束输出干涉图的接收,所述第一迈克尔逊干涉仪与第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程差为4倍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35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型高压熔丝
- 下一篇:一种耐高低温耐腐蚀自动化分拣设备专用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