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蒸气传质强化余热回收的CO2化学吸收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1929.9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9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晏水平;涂特;崔秋芳;余歌;梁飞虹;王明;张衍林;艾平;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2;B01D53/9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李满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蒸气 传质 强化 余热 回收 co2 化学 吸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水蒸气传质强化余热回收的CO2化学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CO2吸收设备(2)、CO2再生设备(9)、再沸器(10)、输入端与CO2吸收设备(2)出液口(2.4)连接的富液泵(3)、输出端与CO2吸收设备(2)的吸收液输入口(2.2)连接的贫液泵(7)、输出端与贫液泵(7)输入口连接的贫液冷却器(6)、三通分流阀(4)、贫富液热交换器(5)、输出端与CO2吸收设备(2)的进气口(2.3)连接的增压风机(1)、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组件(8),其中,CO2吸收设备(2)的出液口(2.4)通过富液泵(3)连接三通分流阀(4)的第一端口(4.1),三通分流阀(4)的第二端口(4.2)连接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组件(8)的富液壳程入口(8.1),三通分流阀(4)的第三端口(4.3)连接贫富液热交换器(5)的低温富液入口(5.1),贫富液热交换器(5)的高温富液出口(5.3)连接CO2再生设备(9)的第一富液输入口(9.1),CO2再生设备(9)的底端排液口(9.6)连接再沸器(10)的富液输入口(10.2),再沸器(10)的贫液输出口(10.1)连接贫富液热交换器(5)的高温贫液入口(5.4),再沸器(10)的再沸器顶端排气口(10.3)连接CO2再生设备(9)的底端进气口(9.5),所述再沸器(10)还具有蒸汽输入口(10.4)和高温水输出口(10.5),CO2再生设备(9)的顶部排气口(9.4)连接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组件(8)的管程气相入口(8.5),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组件(8)的管程液相出口(8.4)连接CO2再生设备(9)的顶端冷凝水回流入口(9.3),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组件(8)的富液壳程出口(8.3)连接CO2再生设备(9)的第二富液输入口(9.2),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组件(8)还具有管程气相出口(8.2),贫富液热交换器(5)的低温贫液的输出口(5.2)连接贫液冷却器(6)的贫液入口(6.1),贫液冷却器(6)的贫液出口(6.2)通过贫液泵(7)连接CO2吸收设备(2)的吸收液输入口(2.2),CO2吸收设备(2)的顶部还设有顶端排气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蒸气传质强化余热回收的CO2化学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贫液泵(7)的输出端与CO2吸收设备(2)的吸收液输入口(2.2)之间的管路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1),所述贫富液热交换器(5)的低温贫液的输出口(5.2)与贫液冷却器(6)的贫液入口(6.1)之间的管路内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2.3),贫富液热交换器(5)的高温富液出口(5.3)与CO2再生设备(9)的第一富液输入口(9.1)之间的管路内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12.4),再沸器(10)的贫液输出口(10.1)与贫富液热交换器(5)的高温贫液入口(5.4)之间的管路内设有第五温度传感器(12.5),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组件(8)的管程气相出口(8.2)设有第六温度传感器(12.6),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组件(8)的富液壳程出口(8.3)与CO2再生设备(9)的第二富液输入口(9.2)之间的管路没有第七温度传感器(12.7),CO2再生设备(9)的顶部排气口(9.4)与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组件(8)的管程气相入口(8.5)之间的管路内设有第八温度传感器(12.8),所述CO2再生设备(9)的底端排液口(9.6)与再沸器(10)的富液输入口(10.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九温度传感器(1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蒸气传质强化余热回收的CO2化学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液泵(3)与三通分流阀(4)的第一端口(4.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传感器(11.1),第一流量传感器(11.1)与三通分流阀(4)的第一端口(4.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2.2),贫液冷却器(6)的贫液出口(6.2)与贫液泵(7)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传感器(11.2),三通分流阀(4)的第二端口(4.2)与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组件(8)的富液壳程入口(8.1)之间设有第三流量传感器(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19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氮废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再循环与SNCR脱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