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伯氏疟原虫配子体重组蛋白rPbG37在疟疾传播阻断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9692.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6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曹雅明;刘飞;王庆辉;冯辉;王亚茹;李莉;杨帆;洪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45 | 分类号: | C07K14/445;C12N15/30;A61K39/015;A61P33/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1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疟原虫 配子 体重 组蛋白 rpbg37 疟疾 传播 阻断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伯氏疟原虫配子体重组蛋白(rPbG37)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疟疾传播阻断中的应用。所述的伯氏疟原虫配子体重组蛋白(rPbG37)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或与序列SEQ ID No.1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5‑100%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或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增加、缺失或替换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活性的衍生的蛋白。该重组蛋白是一种新型的具有传播阻断效应的重组蛋白,能够进一步提高疟疾传播阻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伯氏疟原虫配子体重组蛋白 (rPbG37)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疟疾传播阻断过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疟疾是疟原虫经媒介按蚊传播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寄生虫疾病,最新WHO全球疟疾报告指出,仅2015年全球仍有约429000人死于疟疾。在疟疾的高密度流行区,目前可用的抗疟疾方法已经不足以阻断疟疾传播,耐药蚊虫与疟原虫的增加与流行更加增大了控制疟疾的难度。因此,国际疟疾消除专家委员会(MalERA)认为控制疟疾传播的关键措施是研发新的控制方法,有效地阻断疟疾的传播,而疫苗无疑是完成这项工作的最佳武器。疟疾疫苗主要分三大类:红前期疫苗、红内期疫苗以及传播阻断疫苗(TBVs);其中:红前期疫苗与红内期疫苗可降低疟疾的感染率与临床发病率,但两者的候选抗原均暴露于人体免疫系统,受到人体免疫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候选抗原存在广泛的基因多态性,传播阻断疫苗不仅可以阻断疟疾流行的传播,且其候选抗原主要表达于蚊虫阶段疟原虫表面,不受脊椎动物免疫系统选择压力的影响,显示出较低的多态水平,不会出现抗原变异,更有利于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TBVs被认为是加速疟疾控制和最终根除疟疾的新策略。
TBVs的效应机制是以蚊阶段疟原虫表达的特异性虫体表面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蚊阶段疟原虫表面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当蚊吸入被免疫的人血后,抗蚊阶段疟原虫表面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与蚊中肠内发育的疟原虫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阻断蚊体内疟原虫的进一步发育。因此,TBVs可以阻断按蚊将疟原虫从一个宿主传播至另一个宿主。
TBVs候选抗原主要表达于疟原虫的有性生殖阶段,即配子体至动合子发育阶段。目前,研究发现的TBVs候选抗原非常有限,如P230、P48/45、P25和P28。但这几种疟原虫有性阶段疫苗候选抗原诱导的特异性抗体尚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传播阻断效果。因此,疟疾防控的重点策略是迫切需要筛选并增加新型疟原虫有性阶段候选抗原,并制备重组蛋白,为后续开发高效、安全的TBV疫苗提供有效靶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伯氏疟原虫配子体重组蛋白(rPbG37)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疟疾传播阻断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伯氏疟原虫配子体重组蛋白(rPbG37)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或与序列SEQ ID No.1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5-100%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或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增加、缺失或替换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活性的衍生的蛋白。所述的合成用于编码伯氏疟原虫配子体重组蛋白具有63个氨基酸,其位于PbG37全长蛋白的第26-88 位氨基酸残基位置,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Lys-Gln-Asp-Val-Tyr-Leu- Asp-Asp-Glu-Phe-Lys-Ser-Phe-Thr-Phe-Phe-Phe-Ala-Ser-Ser-Pro-Ser-Ala-Asn-Phe-Leu-Ser-Arg-Ile-Val-His-Ser-Asn-Glu-Ala- Lys-Phe-Thr-Gln-Ile-Lys-Asn-Lys-Thr-Asp-Ile-Trp-Asn-Lys-Thr-Ile- Asp-Lys-Ala-Tyr-Ser-Ile-Asn-Gln-Val-Ser-Asn-As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未经中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9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武术服(过肩龙)
- 下一篇:无袖武术服(过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