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箱位置确定方法、电池仓、电池箱及电池管理主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69585.8 | 申请日: | 2017-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0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岳彦生;粟东;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无线绿洲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 地址: | 4007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位置 确定 方法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位置确定方法、电池仓、电池箱及电池管理主系统,电池箱在预设触发条件被触发时,通过读取器读取电池仓上的电子设备中的电池仓唯一标识信息,再由电池管理从系统将该电池仓唯一标识信息与该电池箱自身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电池管理主系统,以供电池管理主系统确定该电池箱当前所在的安装位置。这样,通过电池箱分别与所在电池仓和电池管理主系统的信息交互,使得车辆的电池管理主系统可以根据电池箱所在的电池仓的位置来确定该电池箱在车辆上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各个电池箱位置的准确掌握,保证了管理者或用户可以针对性的对各个电池箱进行管理或操作,降低了管理难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位置确定方法、电池仓、电池箱及电池管理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电动汽车应运而生,电动汽车都是以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池为动力来源,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大多数都是固定在车上的,也即电动汽车上的电池一般都无法拆卸下来,用户在使用该电动汽车的过程中,若发现该电动汽车的电池电量较低,往往需要将车辆停下来用充电设备给电池充电,这会浪费用户的时间,降低了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因此,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基于换电模式的电动汽车,也即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可拆卸,在电池电量较低时,用户只需要将该电动汽车行驶到换电站重新换上已经充满电的电池即可,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现有的换电模式主要有整体换电和分箱换电,整体换电是车上只有一个电池箱,整车动力完全由这一个电池箱提供。分箱换电则是车上有2个或2个以上电池箱,每个电池箱安装在不同的电池仓里,这些电池箱共同为整车提供动力。而对于分箱换电而言,由于车上存在2个或2个以上电池箱,这就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车辆能够准确掌握各个电池箱分别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以便管理者或用户针对性的对各个电池箱进行管理或操作。例如,在某一个电池箱出现故障或电量耗尽时,即可根据掌握的该电池的安装位置对该电池进行维修或换电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能准确掌握采用分箱换电的车辆的各个电池箱在该车辆上的位置,从而无法针对性的对各个电池箱进行管理或操作,导致管理难度高,用户体验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箱位置确定方法,包括:
在预设触发条件被触发时,通过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上的读取器和所述电池箱当前所在电池仓上设置的电子设备通信,读取该电子设备中预先存储的电池仓唯一标识信息;
通过所述电池箱上设置的电池管理从系统将所述读取器读取的电池仓唯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电池箱自身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电池管理主系统,以供所述电池管理主系统确定所述电池箱当前所在的电池仓。
进一步的,所述读取器与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物理连接接口进行通信连接;
或,
所述读取器与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超近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通信连接,所述超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有效通信距离小于等于10cm。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触发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从系统接收到所述电池管理主系统的位置确定指令;
或,所述电池管理从系统判定所述电池箱在电池仓内已安装到位。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电池管理从系统接收到所述电池管理主系统的位置确定指令时,所述位置确定指令包含电池仓标识列表,所述电池仓标识列表中包含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管理主系统所在车辆的电池仓的唯一标识信息;
在所述读取该电子设备中预先存储的电池仓唯一标识信息之后,还包括:
检测读取到的所述电池仓唯一标识信息在所述位置确定指令的电池仓标识列表中是否存在;
若是,将所述电池仓唯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电池箱自身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所述电池管理主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无线绿洲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无线绿洲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9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