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可靠的汽车玻璃破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9389.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1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栋;张楚;温佳珉;肖亚东;周佳楠;郑飞;王麒瑜;黄家辉;杨兵;郭嘉琳;梅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A62B3/00 |
代理公司: | 42222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可靠 汽车玻璃 拆装 | ||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救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可靠的汽车玻璃破拆装置,可应用于消防、抢险、汽车事故等紧急救援情况。由一面为平面的反应器和在反应器的平面上的真空吸盘组成,所述反应器内部有U形槽,所述U形槽内装填有铝热剂,铝热剂上面有引火粉,引火粉内部有电点火头,所述电点火头的导线穿过U形槽和反应器的侧壁引出,所述引火粉上面有封装塞封口。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在玻璃的四角。电点火头上的导线与外部电池盒及开关连接。该装置小巧便携,方便安装;利用开关控制反应,对操作人员要求低,自动化程度高;利用化学反应,可快速可靠地将玻璃破碎,尤其适用于紧急情况下汽车玻璃的破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救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可靠的汽车玻璃破拆装置,可应用于消防、抢险、汽车事故等紧急救援情况。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汽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但频发的汽车事故却让人堪忧。汽车事故之所以造成巨大损失,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事故发生后没能及时得到救援造成的。譬如很多车辆车窗起落为电动控制,当车辆发生事故或电路故障时,车门车窗基本不能打开,被困人员只能通过物理方法人工利用工具破开汽车玻璃进行逃生。当前主要的做法是在车体内悬挂一个破窗锤,事故发生时敲击玻璃进行破窗逃生。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诸多缺点:第一需要敲击玻璃的特定位置,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大多数被困人员可能因为不了解该方面知识,难以敲击准确位置,从而不能及时敲破玻璃;第二,这种方法对操作者有一定的体能要求,同时还需要挥动手臂空间,而事故现场往往情况复杂,且被困人员可能因为受伤而不能进行操作,因此难以成功敲碎玻璃;第三,由于在车厢内设置锤子及支座占据空间,因此目前很多小汽车内部并没有配备这种安全锤。
目前,也有一些关于玻璃破拆器的专利,例如专利号为201320232526.3的一种多功能汽车玻璃破拆器,申请号为201420653063.2的玻璃破拆器,申请号为201220467907.5的玻璃破拆器等,这些技术总体存在以下两点不足,基本利用物理的方法,手工或半自动化的方式对玻璃进行破拆,这种方法对被困人员的操作能力要求高,一般情况下不利于紧急救援;因为某些特殊的结构使得一些装置的设计不适用于小汽车,从而使得这些装置的使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汽车玻璃破拆装置。该装置小巧便携、可以迅速有效破碎汽车玻璃。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可靠的汽车玻璃破拆装置,由一面为平面的反应器和在反应器的平面上的真空吸盘组成,所述反应器内部有U形槽,所述U形槽内装填有铝热剂,铝热剂上面有引火粉,引火粉内部有电点火头,所述电点火头的导线穿过U形槽和反应器的侧壁引出,所述引火粉上面有封装塞封口。
所述反应器为内部开有U形槽,侧壁开有导线孔的金属容器。反应药粉铝热剂和电子打火装置的电点火头部分放置在反应器的U形槽处,反应器用封装塞封住U形槽口后,用真空吸盘吸附在玻璃的四角,距离玻璃边缘3-5cm左右处。
所述反应器的形状可以为半球形、圆柱形、四方体等;材质为金属材料,一般为低碳钢材料;四方体几何尺寸为4-6cm*4-6cm*2-3cm(长*宽*高)、半球直径为4-6cm、圆柱体尺寸为4-6cm*2-3cm(直径*高)。反应器的内部有U形槽,反应药粉及电子打火装置的电点火头放置在该U形槽处。反应器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导线孔,与U形槽导通,用于连接电点火头与电池、开关。
所述U形槽的尺寸为6-8mm*8-12mm(内径*高),U形槽最底端是4-7mm段的反应药粉,药粉上方是3-5mm的引火粉,电点火头的药头部分包裹在该引火段之中,引火粉上方由封装塞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9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行人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