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置移动耦合包缠的渐变功能纺纱机构与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7922.X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4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东;刘洪玲;王勇;刘庆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2G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缠 须条 渐变 短纤须条 移动耦合 纤维组 平动 前置 对称位置 纺纱机构 平动调节 纹理效果 对称点 非周期 集束器 渐变色 前罗拉 成纱 集束 聚拢 纺纱 复合 | ||
1.一种前置移动耦合包缠的渐变功能纺纱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前罗拉钳口(9)后方的左集束器(2)和右集束器(3),平行的且各自的纤维性质或功能不同的左须条(4)及右须条(5)分别经左集束器(2)和右集束器(3)定位或限定须条均匀与宽度并聚拢,以一定间距喂入前罗拉钳口(9);
位于前罗拉钳口(9)前部的U形针(1),左须条(4)及右须条(5)出前罗拉钳口(9)后在自然汇聚点(A)汇聚,U形针(1)在发生与执行机构的控制下在过自然汇聚点(A)的左右平动线(8)上作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定频率或变频率的左、右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移动耦合包缠的渐变功能纺纱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与执行机构包括能使所述U形针(1)左、右平动的频率发生与调控的单板机(11)和驱动所述U形针(1)左、右平动的平动机构(10),平动机构(10)由单板机(11)控制,以实现U形针(1)的不同平移规律和频率的移动,由此使左须条(4)及右须条(5)的相互包缠比发生对应规律和频率的变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置移动耦合包缠的渐变功能纺纱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动机构(10)包括固接杆(101)、平动滑套(102)、平动杆(103)和驱动电机(104),驱动电机(104)在所述单板机(11)的控制下驱动平动滑套(102)在平动杆(103)上左、右平动,所述U形针(1)通过固接杆(101)固定在平动滑套(102)上;
所述单板机(11)包括频率发生器(111)和调控芯片(112),频率发生器(111)由调控芯片(112)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移动耦合包缠的渐变功能纺纱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针(1)通过前后移动来调节所述自然汇聚点(A)的位置以改变包缠角达包缠比的预调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移动耦合包缠的渐变功能纺纱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束器(2)和/或所述右集束器(3)为喇叭口形状,横截面为圆形、跑道形或腰圆形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置移动耦合包缠的渐变功能纺纱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束器(2)和所述右集束器(3)具有跑道形或腰圆形通道截面,所述左须条(4)及右须条(5)经由所述左集束器(2)和所述右集束器(3)形成扁平状须条,以增加包覆比。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移动耦合包缠的渐变功能纺纱的机构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双须条喂入准备:将两粗纱由环锭细纱机的后罗拉喂入,经后罗拉与中罗拉以及中罗拉与前罗拉的牵伸成为平行且扁平的左须条(4)和右须条(5)后,再分别经左集束器(2)和右集束器(3)定位或限定扁平须条均匀与宽度并聚拢,以一定间距喂入前罗拉钳口(9),其中,左须条(4)和右须条(5)各自的纤维性质或功能不同;
步骤二、自然汇聚定动线:左须条(4)和右须条(5)出前罗拉钳口(9)后,在其自然汇聚点(A)汇聚,向前移动U形针(1),并前后微调使自然汇聚点(A)位于U形针(1)中心点,确定过自然汇聚点(A)的左右平动线(8),其中:所述自然汇聚点(A)为左须条(4)和右须条(5)自然汇聚的最小张力且最稳定的汇聚点;
步骤三、平动汇聚点耦合包缠成纱:U形针(1)在左右平动线(8)上作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定频率或变频率的左、右移动,实现功能或组份在外观的渐变纱,其中:
当U形针(1)中心达到最左端(B)时,左须条(4)成直线,右须条(5)对左须条(4)实施最大包缠,使右须条(5)完全包覆在外,由此显右须条(5)纤维性质或右须条(5)功能的外观与接触作用,形成左耦合包覆渐变色单色纱(72);
当U形针(1)中心达到最右端(C)时,右须条(5)成直线,左须条(4)对右须条(5)实施最大包缠,使左须条(4)完全包覆在外,由此显左须条(4)纤维性质或左须条(4)功能的外观与接触作用,形成右耦合包覆渐变色单色纱(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9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