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6875.7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0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冯毅;唐伟;刘深深;黄勇;孙俊峰;肖光明;卢风顺;陈波;余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2105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复使用 天地 往返 飞行器 外形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机身长度和不同截面处的尺寸约束,确定机身上、下轮廓控制线;
步骤二、根据机身总宽度及设计需求,采用与确定上下轮廓线相同的方法,利用二次曲线和直线段的拼接,确定机身左右宽度轮廓线;所述左右宽度轮廓线是对称的,均为一条二次曲线和一条直线的组合,从机身头部开始,到机身宽度达到最大宽度的位置为止,形成一条二次曲线,二次曲线的角度由头部的接近90°开始逐渐过渡到最大宽度位置的0°,二次曲线的尾部与一水平直线相接,形成机身左侧或右侧的水平部分;
步骤三、在每一个关键站位处采用二次曲线和基于类型函数与形状函数的CST方法生成对应的截面形状,从而得到整个机身关键站位形状;
步骤四、通过线性或多项式的插值方法,获得沿机身纵向每个站位的截面形状,通过表面放样技术获得整个机身的形状;
步骤五、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流场进行计算,获得机身外形在高超声速和亚跨超声速时的气动特性;
步骤六、采用流线法和片条法计算机身外形和控制舵面的表面热环境特性;
步骤七、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
步骤八、对气动外形进行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控制线分段拆分为多条二次曲线和直线段的组合,在各线段的拼接点处,确保轮廓线的斜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轮廓线为球头、一条二次曲线和一条直线的组合,所述球头部分的曲线坐标由下式确定:
所述球头的圆弧结束部分与一条二次曲线相接,曲线斜率由与圆弧相切逐渐过渡到水平,二次曲线结束部分接一条水平的直线,形成机身下部的平直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廓线为球头、两条二次曲线和一条直线的组合,所述球头的圆弧结束部分与一条二次曲线相接,曲线斜率由与圆弧相切逐渐过渡到水平,形成机身上表面座舱前方的平坦部分;第二条二次曲线从水平部分开始,形成一个角度接近90°的座舱前部,二次曲线后部的角度过渡到水平,形成座舱的顶部;二次曲线结束部分接一条水平的直线,形成机身上部的平直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二次曲线方法为:假设起点A为飞行器弹身铅垂对称平面与横截面在背风面的交点,二次曲线的终点B为水平面与横截面的交点,C点为过点A及点B的横截面切线的交点,平面ABC内过A、B点的二次曲线形状由肩点E的位置控制,设点D为直线的中点,引入二次曲线形状参数ρ,且通过控制形状参数ρ的取值唯一地确定肩点E的位置,并进而唯一地确定二次曲线AEB的形状:
(1)当ρ0.5,二次曲线为双曲线;
(2)当ρ0.5,二次曲线为椭圆;
(3)当ρ=0.5,二次曲线为抛物线;
(4)当ρ=0.4142且则二次曲线为圆;
(5)当ρ接近1时,二次曲线接近于矩形;
(6)当ρ接近0时,二次曲线接近于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基于类型函数与形状函数的CST方法为:将左右对称的截面形状用如下表达式描述:
其中S(η)为形状函数,为类型函数,ζ和η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无量纲化后的值,在的表达式中通过选取指数N1和N2的值得到相应的截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控制舵面的设计时,前缘分别以半径为50mm~80mm区间中的圆弧进行钝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8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蔗渣糖化利用的预处理工艺
- 下一篇: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