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达拉奉有关物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6096.7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存青;齐承亮;张顺林;张丽;曹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洋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1/26 | 分类号: | C07D23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304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依达拉奉 有关 物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学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依达拉奉二聚体和三聚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依达拉奉有关物质的制备方法为:将依达拉奉加入有机溶剂中,加入碳酸盐,高压微波条件下反应,同时制得依达拉奉二聚体和三聚体。本发明制备方法反应时间短,溶剂友好,对仪器损耗小,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一步制得两种依达拉奉有关物质,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依达拉奉二聚体和三聚体的制备方法,即4,4'-双-(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 和3,3',5'-三甲基-1,1'',2'-三苯基-1H,1''H-[4,4':4',4''-三吡唑] -3',5,5''(2'H,4H,4''H)-三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依达拉奉(式Ⅰ,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是日本三菱株式会社研发的中枢神经用药,于2001年4月获日本厚生省批准上市。依达拉奉是一种抗氧化以及自由基清除药物,临床主要用于脑出血、 脑梗死治疗,其具有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能够有效地对神经起到保护作用,这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其还可用于放射性脑水肿、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脊髓损伤、病毒性心肌炎、急性百草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周围性面神经炎等的治疗。
依达拉奉在临床上主要以注射剂型使用,在生产、贮藏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高温灭菌等因素影响,可能产生相应的有关物质,导致药品质量下降。
已有报道的二聚体(式Ⅱ)、三聚体(式Ⅲ)是依达拉奉原料药和制剂中存在的主要杂质,常作为质量标准中特定的有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所以研究二聚体和三聚体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CN104098512以依达拉奉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得二聚体,该方法反应时间较长,收率很低,同时过氧化氢的使用对仪器损耗大。
现有技术CN106432082以依达拉奉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得三聚体,该反应具有操作繁琐,溶剂不友好,后处理复杂等缺点。
依达拉奉二聚体、三聚体作为依达拉奉的有关物质,在定量及定性分析过程中用量很少,但其价格昂贵,制备过程中,反应时间长,操作繁琐,原料利用率低。因此,目前仍存在着改进依达拉奉有关物质制备方法的需求,以期得到一种反应时间短,环境友好,对设备损耗小的杂质制备方法。目前尚未有一步制得二聚体和三聚体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依达拉奉杂质的制备方法中,均是以氧化剂促进二聚体或三聚体的形成。本发明的发明人尝试在常规条件下,以碳酸盐,碳酸氢盐,磷酸盐,磷酸氢盐,硫酸盐等为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及时间来制备依达拉奉二聚体或三聚体,均未获得成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高压微波具有加速分子碰撞,缩短反应时间的特点。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意外的发现,以非氧化性的碳酸盐为催化剂,在微波条件下,不仅实现了上述反应,还同时以高收率得到了依达拉奉二聚体和三聚体,实现了一步制备两种依达拉奉有关物质。由于依达拉奉二聚体,三聚体作为质量标准中特定的有关物质,用量少,单次使用不超过10mg,因此,高压微波条件下的制备方法可以满足用量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制备两种依达拉奉有关物质的制备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依达拉奉有关物质的制备方法,将依达拉奉加入有机溶剂中,加入碳酸盐,高压微波条件下反应,制得如式II所示的依达拉奉二聚体和式III所示的依达拉奉三聚体,
。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乙腈,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乙醇条件下,更有利于二聚体和三聚体的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洋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洋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