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鲍鱼调味料包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65675.X 申请日: 2017-05-24
公开(公告)号: CN107006829A 公开(公告)日: 2017-08-04
发明(设计)人: 郑瑞生 申请(专利权)人: 泉州师范学院
主分类号: A23L27/10 分类号: A23L27/10;A23L17/50;A23L2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2000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鲍鱼 调味料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方便调理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鲍鱼调味料包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鲍鱼是一种海洋单壳软体贝类,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鲍鱼的品种很多,现代研究表明鲍鱼是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并且具有增加免疫力的药用功能。且体内存在具有抗肿瘤、抗应激等功能。

我国南方主要以为皱纹盘鲍为主。福建海域自2000年开始引入皱纹盘鲍杂交鲍进行养殖,其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增长迅猛。因此,皱纹盘鲍迅速成为福建海域养殖的主导品种。皱纹盘鲍虽个体为中等大小,但由于其肌肉细嫩,肉质良好,市场价格颇高,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随着社会的进步,鲍鱼这一海中珍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各式各样的鲍鱼制品层出不穷,在品尝美味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产生越来越多的下脚料。

关于鲍鱼下脚料的利用情况,已有多项研究见诸报端。如,苗丽艳等对鲍鱼内脏的酸水解产生美拉德反应产物;程婷婷等利用鲍鱼脏器提取多糖;有利用鲍鱼下脚料制成鲍鱼酱,鲍鱼调味汁,鲍鱼香精等风味产品。但有些产品失去鲍鱼原有风味和形态,无法充分满足现代人对鲍鱼多方面的需求,需要开拓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利用鲍鱼下脚料制成可供直接食用,或添加到方便食品中作为佐料的鲍鱼调味料包。首先,将鲍鱼下脚料中的腹足部位,以下称鲍鱼碎肉,与鲍鱼内脏性腺等进行清洗分离,对鲍鱼碎肉进行预处理、调味、蒸煮、干燥、真空包装处理。最后将廉价的鲍鱼下脚料加工成具有鲍鱼肉质口感和风味,方便食用的鲍鱼调味料包,在鲍鱼下脚料研究领域是一个新的方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鲍鱼调味料包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处理:鲍鱼下脚料除含有腹足部分,还有鲍鱼性腺,内脏及其它器官。因此,先利用2%~5%盐水对鲍鱼下脚料进行清洗,去除掉鲍鱼下脚料中杂质,留下鲍鱼碎肉(即腹足剩肉)。将鲍鱼肉切成长度0.3~0.8cm长的碎肉块;

(2) 调味:将步骤(1)处理后的鲍鱼碎肉放入配制好的调味料中,进行干拌调味。调味料的配制为:白砂糖的添加量3%~6%,食用盐的添加量4%~6%,谷氨酸钠的添加量1%~3%,姜汁的添加量为4%~6%,另加入适当保鲜剂:柠檬酸钠0.2~0.4%等。根据不同风味要求,加入2%~6%辣椒粉,2%~6%大蒜粉,1%~3%孜然粉等;

(3) 腌制:将步骤(2)处理后的鲍鱼碎肉放置在4~7℃低温条件下进行腌制,腌制时间为80~150min;

(4) 蒸煮:熟制方式采用隔水蒸煮,将步骤(3)处理后的鲍鱼碎肉隔水进行蒸煮,蒸煮时间为50~80min;

(5) 干燥:为提高鲍鱼口感及耐贮藏性,降低鲍鱼碎肉水分含量,采用热风干燥方式对其进行水分控制。将步骤(4)处理后的鲍鱼碎肉放置不同热风条件进行干燥,分别为:干燥温度40℃,时长8小时; 50℃干燥7小时;60℃干燥5小时;70℃干燥4小时;80℃干燥4小时。控制终产品含水量在10%~20%;

(6) 真空包装:将步骤(5)处理后的鲍鱼碎肉先进行冷却,后按一定重量称重,放置在塑料袋中进行抽真空包装,真空度为0.06~0.09MPa的范围内。

步骤(2)鲍鱼碎肉调味所用姜汁制备方式为:生姜去皮后,采用姜:水为1:3进行搅碎,浸渍30min,后离心或纱布过滤,即得姜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l) 本发明方法对鲍鱼下脚料进行了精深加工,有别于传统鲍鱼下脚料加工成鲍鱼酱汁,提取多糖等方式,而是将鲍鱼下脚料中腹足部分加工成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方便即食的调味料包,开创一种鲍鱼下脚料新的加工方式,提高了鲍鱼下脚料的附加值。

(2) 本发明方法加工的鲍鱼调味料包,甜咸适中,肉质硬度适中,有弹性,鲜、香味浓,口感良好。

(3) 本发明方法加工的鲍鱼调味料包,即可作为零售直接食用,又可作为佐料添加到其它方便食品,如方便面,方便米饭,方便粥等,大大提高方便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师范学院,未经泉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6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