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刮动力传动组件装配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5575.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1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燚涛;胡继文;汪杰;宋志峰;章毅;殷久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思凯精冲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21/08;G01L3/02;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地址: | 43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传动 组件 装配线 | ||
1.一种雨刮动力传动组件装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出组件装配及检测装置(1)、动力输入组件装配装置(8)、轴台阶检测装置(2)、防尘帽装配装置(9)、连接板组件装配装置(5)、总体装配装置(6)、多尺寸检测装置(3)和扭矩检测装置(4);
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装配及检测装置(1)用于将动力输出轴(71)和小齿轮(77)压合装配,得到动力输出组件,并检测动力输出组件的动力输出轴(71)长度;
所述动力输入组件装配装置(8)用于将动力输入轴(72)和大齿轮(76)进行压合装配,得到动力输入组件;
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装配及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支撑座(12)和升降压合装置(13),所述第一支撑座(12)和升降压合装置(13)均设置在第一底座(11)上,所述第一支撑座(12)用于托持雨刮动力输出轴组件,所述升降压合装置(13)包括升降装置和安装在升降装置上的压头(131),所述升降装置可带动压头(131)上下移动,所述压头(131)上设置有压模,所述压模用于将雨刮动力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轴(71)下压固定高度,所述第一支撑座(12)下部设置有用于托持雨刮动力输出轴组件的可自动复位的托持装置;
所述压模为两片中间距离不小于动力输出轴(71)直径的半圆形的压片(132),两片压片(132)的厚度相等且下表面水平;
所述可自动复位的托持装置包括支撑杆(151)、支撑轴(152)和弹簧组件,所述支撑轴(152)设置在支撑杆(151)中部,所述支撑杆(151)可绕支撑轴(152)进行转动,所述支撑杆(151)两端分别为受力端(153)和支撑端(154),所述受力端(153)位于第一槽口(122)下方,支撑端(154)上设置有弹簧组件(155),所述弹簧组件(155)一端与支撑杆(151)接触,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座(12)固定,所述弹簧组件(155)用于给支撑端(154)提供向下的推力或拉力;
所述轴台阶检测装置(2)用于检测动力输出轴(71)和小齿轮(77)之间的台阶高度,以及检测动力输入轴(72)和大齿轮(76)之间的台阶高度;
所述防尘帽装配装置(9)用于在将防尘帽(73)与动力输入组件进行压合装配,得到防尘帽动力输入组件;
所述连接板组件装配装置(5)用于将台阶销和连接板装配得到连接板组件;
所述总体装配装置(6)用于将动力输出组件、防尘帽动力输入组件和连接板组件装配得到雨刮动力传动组件;
所述多尺寸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雨刮动力传动组件的上铆点高度、下铆点高度、防尘帽高度和组件厚度;
所述扭矩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雨刮动力传动组件的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动力传动组件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装配及检测装置还包括动力输出组件位移传感器(16),所述动力输出组件位移传感器(16)的检测头与支撑端(154)接触的,所述动力输出组件位移传感器(16)与第一支撑座(12)固定且检测头位于支撑杆上方;
所述第一支撑座(12)上设置有上下平行的两个支撑板(121),所述支撑板外侧均设置有第一槽口(122),所述第一槽口(122)位于压模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动力传动组件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装配及检测装置还包括平移固定装置,所述平移固定装置可以沿着水平方向靠近或远离第一槽口,用于沿着水平方向将雨刮动力输出轴(71)组件紧压在支撑板上,所述平移固定装置包括水平推动装置(171)和开槽压头(172),所述水平推动装置(171)可以带动开槽压头(172)沿着水平方向靠近或远离第一槽口(122),所述开槽压头(172)外侧设置有最外侧开口长度大于动力输出轴(71)直径的第二槽口(7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思凯精冲模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思凯精冲模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5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