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对端性能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5504.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4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胡聪;吴斌;王萍;方圆;徐敏;马永;吴尚;张禾良;蔡梦臣;倪平波;张捷;胡州明;欧渊;李明洪;刘桂华;游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环境中相互通信的两个设备端之间的通信能力测试的系统领域,尤其涉及采用串联试用例和逻辑运算控制方式综合测试端对端性能的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端对端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端对端性能测试的研发工作是远远落后于功能测试部分的,而且与性能测试在测试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符合的。
端对端性能测试在整个测试工作中的作用是及其重要的,它是对产品做整体检验和综合评估的最后一道关口。通过性能测试,设计人员可以发现系统存在的性能瓶颈所在,系统尚不完善的地方所在,为下一步的系统优化和修补漏洞制定方案;而用户则可以通过性能测试,掌握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评估系统的能力,验证其可靠性、稳定性是否达到要求,来检验和评估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达到了用户的要求。
目前的测试工具或者研究报告中,性能测试的单元还主要停留在测试用例上,缺乏多个测试用例的有效组合方式,不能进行测试用例的串联,仅仅使用若干个测试用例进行一味的反复发送请求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现实使用中,用户的操作会多种多样,同时也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比如,一个用户以一定的账号和密码身份登录,在登录期间会进行相应的执行操作,修改用户属性内容,执行用户权限允许的查询访问,获取返回信息后,执行退出操作。这一连串的操作,是具有先后的逻辑顺序的,而且随后的操作是依据之前的一系列操作的返回结果而定的。假设需要在性能测试中模拟如此的较为复杂的操作,仅仅使用测试用例层次上的模拟仿真是远远不够的。比如SOAPUI测试工具,它在功能测试方面,是可以将上一个测试用例的操作保存给一个变量供随后的测试用例初始化使用,但由于在性能测试时使用的测试粒度是测试用例,这种保存赋值方式就不能使用,这就导致不能在性能测试中模拟复杂的客户操作。而LoadRunner虽然使用脚本设计是可以实现任何复杂操作的串联,但由于其过程式的设计,导致这种设计方式在多机联合测试的分布式模式下不能有效的使用。
因此,在性能测试方法中需要设计一种有效机制,它既能够保证自动化测试的执行,又能够提供丰富的串联测试用例的方式和逻辑控制方式,而且这种机制还需要适应分布式的远程部署。这是性能测试方法设计的关键点所在,通过这个机制可以有效的丰富对现实应用场景的模拟能力,提供一种高效、灵活的方式来组织串联测试用例,使得性能测试能够应用在更多的范围内,从而在性能测试后,对被测端对端给出更加精确、更具有针对性的性能评估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对端性能测试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端对端性能测试采用的单一或者多个测试用例进行反复发送请求,以获知通信性能的方式存在的测试精度不高,无法体现当网络处于复杂的逻辑运算环境的通信和运算能力,以及同时执行多个简单的测试用例和多个逻辑运算时网络负载和通信能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针对端对端测试的方法,既能够保证自动化测试的执行,又能够提供丰富的串联测试用例的方式和逻辑控制方式,而且这种机制还需要适应分布式的远程部署。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端对端性能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位于底层的多个硬件探针模块,位于顶层的用户管理模块,以及位于中间管理层并分别与所述的多个硬件探针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库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数据库模块进行数据交换、存储和通信的会话控制模块和数据控制模块;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启动/停止会话测试,将指令Ord1下发至所述会话控制模块,所述会话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指令Ord1模拟生成探测任务数据包M并下发至分布在网络不同位置的所述多个硬件探针模块;
以及与所述数据库模块进行数据交互,获得节点数据并存储在数据库模块中作为数据源O1的数据控制模块;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在下发指令Ord1的同时向所述数据控制模块发送计算请求Beg1启动计算,并根据数据源O1和对应指令Ord1硬件探针模块收集的节点网络数据计算获得有效网络参数Z1并写入数据库模块形成性能评估数据包,分析所述评估数据包获得被测端对端的性能测试报告。
所述数据库模块包括在双向探测协议中,负责控制会话中发送探测任务数据包M的数据发送模块Session-sender和用于接收所述探测任务数据包M后产生并发送探测反馈数据包N的数据接收反馈模块Session-reflector,所述数据发送模块Session-sender将探测反馈数据包N发送至数据控制模块以供数据库模块存储记录和用户管理模块可视化呈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