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枇杷树疏除方法及枇杷树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4349.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清;石丝;邓群仙;洪敏;何珊珊;文露;潘翠萍;边学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枇杷 方法 培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枇杷树疏除方法及枇杷树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树花期长、花蜜多、坐果率高,养分消耗大,通过疏花疏果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
枇杷品种大五星是1978年在四川成都市龙泉驿美满村通过实生选种育成的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因其萼孔开张多呈五角星形而得名,属中晚熟品种,在四川、重庆、广西、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均有大面积栽培。
大五星花量多,坐果多,若让其自然开花坐果,将会导致树势削弱,大小年现象严重,果小且品质差,商品果率低。因此疏花疏果是优质枇杷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目前,枇杷上采用的主要是人工疏花疏果,但人工疏花疏果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成本,而目前市场劳动力昂贵,优质劳动力缺乏。
中国发明专利201510952488.2,公开了一种枇杷树疏除方法,通过测算全树或半树的花穗量,确定株产量,再根据株产量确定留穗量,人工疏除花穗,最后在果实膨大期进行人工疏果,每穗留果8-10个。该发明疏除部分花穗,减少了树体营养耗费,但测算株产、疏除花穗和果实的过程费时费工,人工成本较高,且每穗留果数过多,枝梢负载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枇杷树疏除方法,以解决现有人工疏花疏果费时费工、难度大、成本高昂、优质劳动力缺乏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枇杷树疏除方法,包括:
(1)观察树势:将树势分为强、中庸和弱三个等级,观察树体生长发育情况;其中,强,是指枝梢粗壮且分枝多;中庸,是指枝梢粗细及分枝程度介于强弱之间;弱,是指枝梢细长弱小且分枝少;
(2)确定花枝比:在枇杷树花芽形态分化期到花蕾期之间,计算花枝占整体树枝的比例;
(3)根据树势和花枝比喷施疏花剂:当树势弱且花枝比为50-70%,或者树势中庸且花枝比为50-70%,或者树势强且花枝比为50-70%时,则喷施第一疏花剂;当树势弱且花枝比高于70%,或者当树势中庸且花枝比高于 70%,或者当树势强且花枝比高于70%时,则喷施第二疏花剂;其中,第一疏花剂和第二疏花剂均是由同一种可用于疏花的试剂配置而成的,并且第一疏花剂的浓度小于第二疏花剂的浓度。
对于花枝比低(低于50%)的树体,无论其树势如何,均不进行疏花,自然开花即可。必要时,可以进行促花措施,以保证产量。
对于花枝比中等(即介于50-70%)的树体,无论其树势如何,均采用浓度较低的疏花剂(即第一疏花剂)进行疏除,以避免疏除过度,而导致坐果少,产量降低。因为,疏除率与疏花剂的浓度成正相关,因此采用浓度较低的第一疏花剂进行疏花。
对于树势强的树体,其耐药性强,若此时树体花枝比高(即高于70%),则需要高浓度的疏花剂进行疏除,避免花朵过多消耗树体养分,从而导致果实小。对于树势弱、花枝率高的树体或者树势中庸、花枝比高的树体,虽然树体耐药性差,但是由于可承载量低,因此也需要高浓度的疏花剂(也即是第二疏花剂)进行疏除。因此,对于花枝比高(高于70%)的树体,采用高浓度的疏花剂进行疏除。
本发明根据树体树势以及花枝比的不同来确定是否使用疏花剂,或者使用疏花剂时疏花剂的浓度,针对性地进行疏花疏果,使得疏除时间短且有效,在保证疏除效果的同时也兼顾果实质量和产量并重,即使面临不同生长状态的树体,也均能获得理想的果实质量和产量。并且,由于本发明采用化学疏花疏果的方法,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步骤(3)还包括:根据树势和花枝比确定疏花时间;当树势弱且花枝比为50-70%,或者树势弱且花枝比高于70%,或者树势中庸且花枝比高于70%时,疏花时间为盛花期;当树势中庸且花枝比为50-70%,或者树势强且花枝比为50-70%,或者树势强且花枝比高于70%时,疏花时间为盛花期后一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4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杨花柳絮的节育方法
- 下一篇:高产高品质茶叶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