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颖羊茅种子中内生真菌的灭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2328.1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5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邵万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万均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生真菌 放入 灭活 幼苗 次氯酸钠溶液 玻璃 种子萌发率 检测结果 清水冲洗 随机挑选 有效灭活 质量分数 恒温箱 水浴锅 信封 取出 验证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颖羊茅种子中内生真菌的灭活方法,将小颖羊茅种子按照100至150粒一份放入信封中,置于‑2至‑4摄氏度的恒温箱中处理15至20小时;将种子放入玻璃皿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0至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3次;将种子放入玻璃皿中,置于45摄氏度的水浴锅中处理8至12小时;取出种子,干燥后待用;随机挑选50粒种子进行萌发,待长至2至3厘米高的幼苗时,进行幼苗内生真菌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的验证后,获得内生真菌已经灭活的小颖羊茅种子。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对小颖羊茅种子中内生真菌进行有效灭活,对种子影响小,处理后种子萌发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颖羊茅种子中内生真菌的灭活方法。
背景技术
小颖羊茅(学名:Festuca parvigluma Steud)为多年生草本。有细短根茎。秆较细弱,平滑无毛,高30-80厘米,具2-3节。叶鞘光滑或最基部有毛茸;叶舌干膜质;叶片扁平,光滑或上面微糙涩。圆锥花序疏松柔软,下垂;小穗轴微粗糙,淡绿色,长7-9毫米,含3-5小花;颖片卵圆形;花药长约1毫米;子房顶端具短毛。花果期4-7月。产华东、华中、西南诸省区及陕西秦岭南坡。生于海拔1000-3700米的山坡草地、林下、河边草丛、灌丛、路旁等处。可以作为草坪草、高尔夫球场草和牧草。
但是,目前的研究发现,大量小颖羊茅植株和种子中含有内生真菌,其次生代谢物含有多种生物碱,会对牲畜和人们产生毒害作用,需要对含有内生真菌的植株和种子进行真菌灭活。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小颖羊茅种子中内生真菌进行有效灭活,对种子影响小,处理后种子萌发率高的小颖羊茅种子中内生真菌的灭活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小颖羊茅种子中内生真菌的灭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小颖羊茅种子按照100至150粒一份放入信封中,置于-2至-4摄氏度的恒温箱中处理15至20小时;
(2)将种子放入玻璃皿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0至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3次;
(3)将种子放入玻璃皿中,置于45摄氏度的水浴锅中处理8至12小时;
(4)取出种子,干燥后待用;
(5)随机挑选50粒种子进行萌发,待长至2至3厘米高的幼苗时,进行幼苗内生真菌的检测;
(6)根据检测结果的验证后,获得内生真菌已经灭活的小颖羊茅种子。
其中,所述的步骤(2)与(3)中的玻璃皿为直径9厘米的透明玻璃皿。
其中,所述的步骤(4)中的干燥采用通风处放置24小时的方式进行干燥。
其中,所述的步骤(5)中的内生真菌检测采用孟加拉红染色法进行检测。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发明一种对小颖羊茅种子中内生真菌进行有效灭活,对种子影响小,处理后种子萌发率高。经过实验检测,使用本发明方法进行种子灭菌,幼苗萌发率在98%以上,和不进行灭菌的萌发率无差异,但幼苗含菌率在1%以下,不进行灭菌的幼苗含菌率在50%以上,可见,本发明方法对小颖羊茅种子中内生真菌具有很好的灭活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万均,未经邵万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2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柑橘园土壤改良的方法
- 下一篇:余甘子种子的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