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物联网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2182.0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2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孟;刘向农;刘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暨联牧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L12/801;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联网 传输 拥塞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物联网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oCoA草案的基础上,发送端每当要重传CON消息时,重新封装业务数据并分配新Message ID而得到用于重传的消息;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ACK消息,能唯一确定触发该ACK消息的CON消息;发送端收到ACK消息,能测量出此次通信所能得到的RTT,并用该RTT更新RTO,从而增强CoAP协议的拥塞控制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物联网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拥塞控制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将业务数据封装到CoAP CON消息中,并分配全局唯一的Message ID;
步骤2、将封装好的CoAP CON消息发往接收端,等待来自接收端的响应;
步骤3、如果发送端在RTO时间内收到了来自接收端的ACK消息,说明请求成功,结束此次请求的通信过程;否则,说明该请求可能已经失败了,就跳转至步骤4;
步骤4、如果该CON消息的传输次数已经超过最大重传次数,表明此次请求已经失败,就返回错误标志并结束此次请求的通信过程;否则,跳转至步骤5进行重传操作;
步骤5、重新将业务数据封装到一个新的CoAP CON消息中,并分配一个新的全局唯一的Message ID;
步骤6、更新RTO、使重传计数器加1,然后将封装好的CoAP CON消息发往接收端,等待来自接收端的响应,并跳转至步骤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物联网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封装好的CoAP CON消息中,重传次数RETRANSMIT初始化为0,RTO初始化为ACK_TIMEOUT~1.5*AC_TIMEOUT范围内的某个随机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物联网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请求发送成功后,发送端从这次成功的请求中获取网络的RTT值,并根据该RTT值更新RTO。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物联网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重新封装业务对象时,分配一个新的Message ID。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物联网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通过BEB算法更新RTO。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物联网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N消息中包括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物联网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定部分中,第一、二位为版本标识位,第三、四位为消息类型标识位,第五到第八位为令牌长度标示位,第九到第十六位为报文代号,第十七到第三十二位为报文ID。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物联网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可变部分中,包括令牌位、选项位以及负载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暨联牧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暨南大学,未经广州市暨联牧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21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