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鹰嘴豆根瘤菌菌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2116.3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杰;陈文峰;郑坚强;孟牒;何培新;杨旭;郭晨;尚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鹰嘴豆 根瘤菌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鹰嘴豆根瘤菌菌剂制备方法,属于鹰嘴豆栽培方法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鹰嘴豆根瘤菌菌剂制备方法,具体的,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用鹰嘴豆根瘤菌菌株、培养基、微量元素营养液、粘合剂制备鹰嘴豆根瘤菌菌剂;所述培养基为优化的YMA培养基。通过本方法制备的鹰嘴豆根瘤菌菌剂,在大田对鹰嘴豆进行接种,鹰嘴豆的株高、根重量、地上部重量、根瘤重量等都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鹰嘴豆根瘤菌菌剂制备方法,属于鹰嘴豆栽培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鹰嘴豆,学名:Cicer arietinum,又名桃尔豆、鸡豆、鸡头豆等,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重要蔬菜之一,在欧洲食用鹰嘴豆也十分普遍,也是维吾尔医学常用药材。因其面形奇特,尖如鹰嘴,故称此名。鹰嘴豆为豆科草本植物,起源于亚洲西部和近东地区。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豆类植物,约一亿五千万亩,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80%以上,中国只有零星分布。鹰嘴豆的淀粉具有板栗香味。鹰嘴豆粉加上奶粉制成豆乳粉,易于吸收消化,是婴儿和老年人的营养食品。鹰嘴豆还可以做成各种点心和油炸豆。籽粒可做利尿剂、催奶剂、可治疗失眠,预防皮肤病和防治胆病。淀粉广泛用于造纸工业和纺织工业。
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能促使植物异常增生的一类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杆菌。正常细胞以鞭毛运动,无芽孢。可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并产生相当量的胞外粘液。
目前,对鹰嘴豆根瘤菌的研究非常少,对于根瘤菌剂的研究在现有技术中,限于大豆根瘤菌剂、复合根瘤菌剂、花生根瘤菌剂、苜蓿根瘤菌剂等,对于鹰嘴豆根瘤菌的制备尚没有现有技术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鹰嘴豆根瘤菌菌剂制备方法,具体的,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用鹰嘴豆根瘤菌菌株、培养基、微量元素营养液、粘合剂制备鹰嘴豆根瘤菌菌剂;
所述培养基为优化的YMA培养基。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包括甘露醇8-12g,谷氨酸钠0.3-0.7g,K2HPO40.3-0.7g,无水MgSO4 0.05-0.15g,NaCl 0.03-0.07g,CaCl2 0.02-0.06g,FeCl30.02-0.06g,酵母粉0.8-1.2g,琼脂粉15-20g,去离子水1000mL,培养基的pH值为6.g-7.2。
进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营养液包括ZnSO4 0.15-0.25g,MnSO4 1.0-2.0g,H3BO32.5-3.5g,CuSO4·5H2O 0.5-1.2g,H2MoO4 0.01-0.03g,制备方法为将上述组分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到1L。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剂为0.5-2.0%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鹰嘴豆根瘤菌菌剂制备方法,通过本方法制备的鹰嘴豆根瘤菌菌剂,在大田对鹰嘴豆进行接种,鹰嘴豆的株高、根重量、地上部重量、根瘤重量等都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鹰嘴豆根瘤菌菌剂制备用到了菌株、培养基、配套微量元素营养液、粘合剂。
1、菌株的准备。鹰嘴豆根瘤菌菌株从我们建立的鹰嘴豆根瘤菌菌库里优选出了一个适应性较好的菌株Mesorhizobium muleiense CCBAU 83963(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农业大学菌库,可以直接从该菌库购买),用该菌株进行菌剂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2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