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卵巢囊肿抽吸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1729.5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田峰;梁家宝;张玉君;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B34/2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卵巢囊肿 抽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卵巢囊肿抽吸器。
背景技术
卵巢囊肿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一般来说,卵巢囊肿是良性的,但是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安全。一般卵巢囊肿大于5cm的话,是首选手术治疗的,穿刺手术不一定有效果,而且手术以后复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就目前来说,卵巢囊肿是很少有大于5cm的,因此在极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不需要进行手术的,采用穿刺抽吸就可以治疗。采用穿刺抽吸技术治疗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囊肿内部的液体抽取出来,当囊肿内部的组织液被抽取后就会逐渐恢复正常。但是由于卵巢囊肿位于人体深部,因此给抽吸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在对囊肿进行抽吸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抽吸的效率,抽吸器会造成较大的伤口,在抽取的过程中会给人们造成较大的创伤。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次就是在抽吸的过程中,如何引导抽吸器准确的到达靶区完成正常的抽吸都是目前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这是由于在抽吸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的确定靶区,可能会对人体子宫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人体生育。如申请号为201320621331.8公布的一种卵巢囊肿抽吸器,采用的就是以超声波诊断仪为制导,从而达到准确定位靶区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进行定位,需要加装探头,从而进一步的增大创伤,提高抽吸过程中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卵巢囊肿抽吸器,通过声波的发射和检测来完成人体内部结构的反演,进而通过声波反演处理器将声波反演成实际剖面图,实时显示抽吸管的真实位置,从而为抽吸管达到靶区提供制导依据,严格控制抽吸的速率和单次抽吸量,创伤口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卵巢囊肿抽吸器,包括抽吸管和声波检测仪,所述抽吸管侧面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设有调节固定螺栓,且用于固定滑动板,在滑动板末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在限位板中心设有贯穿孔,所述抽吸管通过贯穿孔穿过限位板;
所述抽吸管末端通过硅胶软管连接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由两根疏导管、两个储液箱和若干根分流管道组成,所述疏导管直接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缓存箱,所述缓存箱与硅胶软管连接,所述分流管道设在两个储液箱之间;
所述声波检测仪包括成像仪和声波探测器,所述声波探测器通过数据线与成像仪连接,所述声波探测器包括固定附着位,所述固定附着位固定安装在数据线末端,所述固定附着位上还固定安装有声波产生器,所述声波产生器两侧还固定安装有声波检测器,所述声波产生器和声波检测器均与数据线直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贯穿孔内径等于抽吸管外径,且在贯穿孔和抽吸管之间还设有固定垫。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吸管和硅胶软管连接处还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固定安装在抽吸管末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存箱内部还设有液体流量传感器,所述疏导管通过液体流量传感器与硅胶软管直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流管道侧面还设有约束管,且约束管通过阀门分别与两个储液箱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像仪包括显像屏,所述显像屏内部还设有声波反演处理器,所述声波反演处理器分别与显像屏和数据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呈圆弧面板状,且在限位板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末端连接有注射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声波检测仪,通过声波的发射和检测来完成人体内部结构的反演,进而通过声波反演处理器将声波反演成实际剖面图,实时显示抽吸管的真实位置,从而为抽吸管达到靶区提供制导依据,而抽吸管本身上加设的限位板用于限制抽吸管的最大纵深,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在进行抽吸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抽吸的速率和单次抽吸量,因此加设的流量调节和液体流量传感器分别用来检测流量和总量,达到监控的目的,仅仅通过抽吸管进入卵巢内抽吸组织液,创伤口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县人民医院,未经太和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T图像实时引导的肺穿刺机器人本体机构
- 下一篇:胎头吸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