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鲍鱼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1145.8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5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永刚 |
主分类号: | A23K10/20 | 分类号: | A23K10/20;A23K10/22;A23K10/30;A23K10/37;A23K50/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鲍鱼 饲料 增强抗病力 海藻粉 蝗虫粉 鸡肉粉 蚂蚁粉 扇贝肉 适量水 羽毛粉 重量份 蚯蚓粉 鱼粉 豆粕 成活率 喂养 牛肉 体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鲍鱼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牛肉40~60份、扇贝肉20~30份、鱼粉15~25、豆粕15~25、海藻粉10~20份、鸡肉粉3~9份、蚯蚓粉2~6份、蝗虫粉2~4份、蚂蚁粉1~2份、羽毛粉1~2份、适量水。本发明的饲料可以提高鲍鱼体质、增强抗病力、提高成活率,可广泛用于鲍鱼喂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鲍鱼饲料。
背景技术
鲍鱼是我国传统的海产品,营养丰富,是海珍上品。鲍鱼有滋阴、壮肾之疗效,因此是不可多得的功能性食品,市场前景广阔。我国人工养鲍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辽宁、山东、福建等地区养鲍业已成为沿海地方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养鲍业可谓发展迅速,但在饵料、病害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着养鲍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鲍鱼饲料,提高鲍鱼体质、增强抗病力、提高成活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鲍鱼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牛肉40~60份、扇贝肉20~30份、鱼粉15~25、豆粕15~25、海藻粉10~20份、鸡肉粉3~9份、蚯蚓粉2~6份、蝗虫粉2~4份、蚂蚁粉1~2份、羽毛粉1~2份、适量水。
上述的一种鲍鱼饲料,优选的方案,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牛肉48~54份、扇贝肉22~28份、鱼粉17~23、豆粕19~24、海藻粉12~17份、鸡肉粉5~8份、蚯蚓粉3~5份、蝗虫粉2~3份、蚂蚁粉1~2份、羽毛粉1~2份、适量水。
上述的一种鲍鱼饲料,更加优选的方案,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牛肉50份、扇贝肉25份、鱼粉20、豆粕20、海藻粉15份、鸡肉粉6份、蚯蚓粉4份、蝗虫粉3份、蚂蚁粉1.5份、羽毛粉1.5份、适量水。
上述的一种鲍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将牛肉、扇贝肉、鱼粉、豆粕、海藻粉、鸡肉粉、蚯蚓粉、蝗虫粉、蚂蚁粉、羽毛粉及适量水,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打成肉浆体,然后用膨化机膨化后再烘干至含水5%以下,经粉碎、造粒、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添加大量的牛肉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如钙铁硒等,能提高鲍鱼的抗病能力;另外,大量驴肉脂肪,使各原料粘结牢固,不易在水中分解,从而不影响水质,使水体更清、更适于鲍鱼生长。
添加的扇贝肉,营养价值极其丰富,富含维他命、蛋白质和胆固醇,能够满足鲍鱼成长的需要;
添加的鱼粉富含B族维生素,钙、磷、碘、锌、铁等的含量也很高,可促进鲍鱼生长发育;
添加的发酵豆粕,具有四方面作用,一是易吸收利用:豆粕经益生菌发酵水解,产生大量具有独特生理活性功能的活性肽,易消化、吸收快、抗原性低,有效刺激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调节体内微生态菌群的结构,增加整个消化道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分解、合成、吸收和利用;二是防病:发酵豆粕中大量的高效益生菌在鲍鱼体内可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保持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处于平衡、稳定状态,避免肠道疾病发生;三是提高饲料利用率:发酵豆粕富含多种微生物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可补充机体内源酶不足,加强了营养物质的消化,提高鲍鱼对饲料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四是促生长:发酵豆粕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乳酸、维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长因子等,具有特有的发酵香味,适口性好,增加鲍鱼的采食量;
添加的海藻粉既富营养,又有饲料凝结和防溃散作用,提高鲍鱼免疫力与抗病力,促进生长;
添加的鸡肉粉吸收率高,诱食性强.具有浓郁的鸡肉香味.;
添加的蚯蚓粉,高蛋白质(70%左右干品),加快鲍鱼生长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永刚,未经郑永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