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孔径多孔陶瓷燃烧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9864.6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4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元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14 | 分类号: | F23D14/14;F23D14/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淬熄 面孔径 进气 熄火距离 出气 变孔径 燃烧板 燃烧 燃气 多孔陶瓷燃烧板 燃烧稳定性 涂覆催化剂 污染物排放 最大值计算 垂直穿透 多孔陶瓷 距离计算 均匀密布 逐渐变大 出气面 阶梯型 孔截面 扩大区 曲线型 燃烧面 陶瓷体 最小孔 壁面 小孔 兼容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孔径多孔陶瓷燃烧板,其进气面上均匀密布若干个小孔,直径小于出气面孔径,孔截面可以是各种形状,且深入燃烧板一定厚度范围内的孔径不变,然后孔径逐渐变大,可以是V型、曲线型或阶梯型扩大,所有孔垂直穿透燃烧板,出气面即为燃烧面,进气面孔径小于所用燃气在该陶瓷体发生壁面淬熄所需的熄火距离,而出气面孔径接近发生淬熄的熄火距离,最小孔深度大于2倍淬熄距离;兼容多种燃气时,进气孔径以最小淬熄距离计算,厚度以最大值计算;在孔径扩大区可涂覆催化剂以促进燃烧更加迅速和充分,提高红外转化率。本发明可以提高燃烧稳定性和火焰速度,拓宽燃烧极限范围,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孔径多孔陶瓷燃烧板,属于燃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和工业用红外线燃烧器的燃烧体主要有陶瓷燃烧板、金属波纹板、金属纤维编织物等,其中陶瓷燃烧板因成本低、热稳定性好而广泛应用,这种陶瓷燃烧板采用孔径不变、孔间距非常小的蜂窝状结构,为了兼容不同气种,如液化气和天然气,其孔径应小于各气种在该陶瓷体中的最小淬熄距离,且因孔径在进出气面相同,在主动式风压供给空气的环境中,混合气体压力较大,将导致在大部分情况下气流速度较快,火焰脱离燃烧板表面较多,燃烧板温度不高,对进气预热效果不好,使燃烧温度相对较低,红外线转化率较低,污染物生成较多,同时在贫燃情况下不易形成稳定燃烧,而在无二次空气供给时,如密封式燃烧环境中,要求燃气空气的配比提出严格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孔径多孔陶瓷燃烧板。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一种进气面孔径小于所用燃气中的最小淬熄距离、厚度超过所用燃气的最大淬熄距离的2倍以上,混合气透过最小孔后,孔径扩大降低气流速度,确保燃烧面尽可能接近陶瓷面,但因陶瓷板足够厚、且导热系数低,不会产生过热和气流波动回火。
由于出气孔扩大,流速降低,火焰面最低可降低至燃烧板孔壁面,提升了陶瓷孔壁温度,使进入燃烧前的预混气充分预热,燃气和氧气分 子活化,燃烧更加充分,故可以提高燃烧稳定性和火焰速度,拓宽燃烧极限范围,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
不同气种或者配比不合适的预混气进入该蜂窝陶瓷板后,在孔径扩大区可形成自适应的燃烧面,即自动在某个孔径区进入分子活化,使燃烧面尽可能接近陶瓷体,甚至在孔内燃烧,形成超绝热燃烧,进一步提升燃烧温度,进而提高红外辐射转化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红外转化率,可在孔径扩大区的内表面增加促进燃烧和红外转化的催化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圆形通孔陶瓷燃烧板截面图。
附图2为方形通孔陶瓷燃烧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图1为密布的圆形通孔构成的陶瓷燃烧板,进气面孔径约1mm,并保持该孔径深入8mm后开始以90°角的V型对称扩大,至直径1.6mm左右,最小孔间距约2.0mm,均匀密布。本燃烧板适用于液化气和天然气,但不适用约焦炉气和水煤气。
参考各种燃气淬熄距离如下:
常温下(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元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元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9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