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摆阀油缸、具有它的泵送液压系统以及泵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9614.2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2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涂书柏;安俊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阀油缸 容纳腔 柱塞杆 泄油 泵送液压系统 泵送设备 工作油口 流通通道 回油口 保压 缸体 进油 可滑动地 储能 泄压 轴向 紧凑 连通 体内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阀油缸、具有它的泵送液压系统以及泵送设备,所述摆阀油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沿轴向依次分布的进油段、泄油段以及保压段,所述缸体还具有与所述进油段相连通的工作油口和与所述泄油段相连通的回油口;以及柱塞杆,所述柱塞杆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柱塞杆具有流通通道,所述工作油口与所述回油口适于通过所述泄油段和所述流通通道连通。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摆阀油缸,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兼具主动泄压和保压储能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摆阀油缸、具有它的泵送液压系统以及泵送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工程机械上的摆阀油缸需要在高压、高速工况下完成短距离运行,摆阀油缸受到的冲击较大,影响油缸的使用寿命,降低其工作性能。已有的摆阀机构通过增大被动缸在行程末端的背压,以达到提升油缸在行程末端的缓冲效果和最终建立蓄能器压力的目的。
但是,上述结构摆阀机构的柱塞式液压缸的结构复杂,加工工艺和制造要求高,高压高速工况下漏油点多,增大了故障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兼具主动泄压和保压储能功能的摆阀油缸。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摆阀油缸的泵送液压系统以及泵送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摆阀油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沿轴向依次分布的进油段、泄油段以及保压段,所述缸体还具有与所述进油段相连通的工作油口和与所述泄油段相连通的回油口;以及柱塞杆,所述柱塞杆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柱塞杆具有流通通道,所述工作油口与所述回油口适于通过所述泄油段和所述流通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摆阀油缸,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兼具主动泄压和保压储能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通通道的进口形成在所述柱塞杆的伸入所述容纳腔的一端,所述流通通道的出口形成在所述柱塞杆的外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通通道包括: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一流通腔沿平行于所述柱塞杆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流通腔的一端形成为所述流通通道的进口;和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二流通腔沿所述柱塞杆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流通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通腔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流通腔的另一端形成为所述流通通道的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柱塞杆还具有空腔,所述空腔贯通所述柱塞杆的伸入所述容纳腔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通通道的个数为多个,所述多个流通通道位于所述空腔外侧且环绕所述空腔的周向均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缸体的内壁设有沿轴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所述泄油段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三密封件之间,所述保压段位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三密封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防尘件,所述防尘件安装在所述缸体的敞开端且外套在所述柱塞杆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缸体的内壁还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泵送液压系统包括:摆动件;以及第一摆阀油缸和第二摆阀油缸,所述第一摆阀油缸和所述第二摆阀油缸为上述实施例的摆阀油缸,所述第一摆阀油缸的柱塞杆与所述摆动件连接且适于推动所述摆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摆阀油缸的柱塞杆与所述摆动件连接且适于推动所述摆动件沿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9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