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过阈值次数的有效振动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9048.5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4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彪;魏石磊;鞠军委;李宝瑞;徐桂城;张志辉;韩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阈值 次数 有效 振动 判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过阈值次数的有效振动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比较振动数据中连续两个点与幅度阈值大小,将振动数据中跨越幅度阈值的点标记为过阈值点,并标记该过阈值点位置;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得到的过阈值点与基准位置的位置间距L与最小间距T2和最大间距T3的大小,判断该过阈值点是否为有效过阈值点,得到有效过阈值点次数N;步骤三:通过比较步骤二中得到的有效过阈值点次数N和有效过阈值点次数阈值M的大小,判断振动数据是否为有效振动数据。本发明通过判定连续跨越阈值的位置间距的方法进行滤除高频、低频噪声,通过判定有效过阈值点次数的方法判断振动信号,整个判定过程均在时域中处理,运算量小、实时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过阈值次数的有效振动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MZ光纤周界入侵监测仪器基于Mach-Zehnder干涉原理,利用光纤光缆探测外界振动并判别非法入侵,抗电磁干扰强,可实现对周界入侵导致的振动的长距离实时监测及定位,具有抗电磁干扰、易于远传等优点,可以有效克服电类传感器的不足。作为周界安防系统的关键技术,入侵的实时精准定位是周界探测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实际应用中,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需求,使得数据采集处理量不断增加,如果对所有信号都进行一系列的运算,系统必然无法满足实时性的需求;同时,无效振动信号进入后续定位运算,将会导致错误告警。因此,从繁多的振动数据中检测出有效的数据进行定位运算,减小了后续运算量,提高系统实时性、降低误警率。目前有效振动数据判定方法主要采用变换域判定的方法,即将时域中的信号变换到变换域中,再根据信号在变换域中的特征进行判定,但是这种方法算法复杂、运算量大、实时性差,无法满足光纤围栏周界入侵实时监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过阈值次数的有效振动判定方法,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运算量小、实时性高,更符合周界入侵监测的实时精准定位要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过阈值次数的有效振动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比较振动数据中连续两个点与幅度阈值T1大小,将振动数据中跨越幅度阈值的点标记为过阈值点,并标记该过阈值点位置;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得到的过阈值点与基准位置之间的位置间距L与最小间距T2和最大间距T3的大小关系,判断该过阈值点是否为有效过阈值点,得到有效过阈值点次数N;
步骤三:通过比较步骤二中得到的有效过阈值点次数N和有效过阈值点次数阈值M的大小,判断振动数据是否为有效振动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幅度阈值T1取值在振动信号中噪声幅度和振动幅度值之间,为经验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振动数据中连续两个点分别为x[i]和x[i+1],若x[i]和x[i+1] 与幅度阈值T1的大小关系满足x[i]>T1且x[i+1]<T1,或者满足x[i]<T1且x[i+1]>T1,则将点x[i]标记为过阈值点,并标记该过阈值点位置。
进一步的,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第一个过阈值点设定为有效过阈值点,并将该过阈值点位置赋值给基准位置L0,然后寻找下一个新的过阈值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9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