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参数化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59039.6 | 申请日: | 2017-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4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曹忠;罗高涌;赵文静;饶永生;邹宇;黄勇;李传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主动 悬架 系统 参数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参数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二分之一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模型;
S2:将所述二分之一汽车主动悬架模型系统转换为耗散Hamilton系统模型;
S3:设计二分之一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参数化鲁棒控制器;
S4:获取所述参数化鲁棒控制器的参数范围;
S5:根据所述参数范围,调节所述参数化鲁棒控制器的参数以实现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优化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参数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进一步包括:
建立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垂直和俯仰运动方程分别如式(1)和式(2)所示:
zsf(t)=zc(t)-l1θ(t)(1)
zsr(t)=zc(t)+l2θ(t)(2)
其中,zsf(t)表示前车身位移,zsr(t)表示后车身位移,l1为前轮轴与车身质量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后轮轴与车身质量的中心之间的距离,θ(t)表示车身俯仰角,zc(t)表示车身位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静态平衡位置为原点质心的车身的垂直位移和角位移,建立主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为:
根据上述式(1)至式(6),得到简化方程:
其中,
式(7)和式(8)中ms表示车身重量,muf和mur分别表示前后轮的簧下质量,表示距质心的转动惯量,zuf和zur分别表示前后轮的簧下质量的位移,zrf和zrr分别表示前后轮的道路位移,ksf和ksr分别表示前后轮的悬架系统的弹簧力,csf和csr分别表示前后轮的悬架系统的阻尼力,ktf和ktr分别表示前后轮的轮胎弹力,uf(t)和ur(t)分别表示前后轮的主动悬架的外部控制器输入的控制力;
定义状态变量:x1(t)=zsf(t)-zuf(t),x2(t)=zsr(t)-zur(t),x3(t)=zuf(t)-zrf(t),x4(t)=zur(t)-zrr(t),
定义外部扰动输入为:参数化控制器为:
则,将运动方程转化为状态空间方程形式为: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90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及该车轮的加强构件
- 下一篇:气候控制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