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电缆卷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8347.7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2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豪;周沛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丰硕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0 | 分类号: | B65H75/40;B65H75/44;B65H54/54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250108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移动 电力工程 电缆卷绕 固定挡板 旋转装置 移动装置 收卷 工作效率高 电缆卷盘 螺栓连接 收卷电缆 旋转部件 移动位置 固定柱 左侧面 | ||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电缆卷绕设备。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卷效果好、操作简单、便于移动、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的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电缆卷绕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电缆卷绕设备,包括有移动装置等;移动装置上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旋转部件上连接有第一固定挡板,第一固定挡板左侧面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本发明收卷电缆时,对电缆卷盘进行了非常好的固定,收卷过程中非常稳定,且能够方便的移动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电缆卷绕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电缆。现有技术中收卷电缆时,操作复杂、移动非常不方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收卷效果好、操作简单、便于移动、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的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电缆卷绕设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收卷电缆时,操作复杂、移动非常不方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卷效果好、操作简单、便于移动、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的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电缆卷绕设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电缆卷绕设备,包括有移动装置、旋转装置、第一固定挡板和第一固定柱,移动装置上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旋转部件上连接有第一固定挡板,第一固定挡板左侧面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固定柱。
优选地,移动装置包括有支板、底板、万向轮和把手,底板顶部右侧竖直设有支板,支板右侧面上部水平设有把手,把手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支板右侧面连接,底板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万向轮,万向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底板底部连接,支板左侧面中部设有旋转装置。
优选地,旋转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支板左侧面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和第一轴承座,第一电机位于第一轴承座的下方,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为过盈连接,第一转轴中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上方,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固定挡板右侧面中部与第一转轴的左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柱上设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包括有气缸、活动板、第一支杆、第二支杆、滑轮、导向杆、橡胶夹板、弹簧和拉线,第一固定柱内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右侧面水平设有气缸,气缸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安装槽内右侧面连接,气缸的伸缩杆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位于安装槽内,活动板与安装槽滑动配合,活动板左侧的安装槽内底部焊接有第一支杆,活动板左侧的安装槽内顶部焊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位于第一支杆的右上方,第一支杆顶端和第二支杆底端均转动式的安装有滑轮,第一固定柱顶部左侧和底部中间均开有导向孔,第一固定柱的外侧上下对称设有橡胶夹板,橡胶夹板内侧面的左右两侧与第一固定柱外侧面的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弹簧,导向孔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外端与橡胶夹板内侧面中部通过销钉铰接连接,导向杆内端连接有拉线,上方拉线的末端绕过下方滑轮与活动板底部连接,下方拉线的末端绕过上方滑轮与活动板顶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丰硕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丰硕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83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