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床垫性能测试的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6421.1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信标准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垫 性能 测试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床垫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床垫性能测试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睡眠是健康之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睡眠呢?除了工作、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外,拥有“卫生、舒适、美观、耐用”的健康寝具是获得高质量睡眠的关键所在。随着物质文明和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现代人们使用的床垫种类逐渐趋向多元化,主要有:弹簧床垫、棕榈床垫、乳胶床垫、水床垫、气床垫、磁床垫等,在这些床垫中,弹簧床垫占较大的比重。床垫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与否。其中,床垫在使用过程中,床垫的边缘部分的使用频率相对于床垫其他部分其使用频率最高,现有技术中,床垫边缘检测仪仅仅是针对床垫上侧的承重来进行测试,而非模拟用户使用床垫的过程,用传统技术检测的结果是床垫边缘部分的使用合格率比床垫中部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床垫边缘检测不符合床垫实际使用过程,目的在于提供床垫性能测试的检测系统,模拟用户接触床垫边缘的方式,提高床垫边缘的检测力度。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床垫性能测试的检测系统,包括转向施力杆、第一固定装置、竖直支撑柱、主施力杆、水平支撑柱、第二固定装置、交叉固定装置、滚轮,所述竖直支撑柱下端接地,上端与水平支撑柱一端固定连接,水平支撑柱连接竖直支撑柱的另一端滞空;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竖直支撑柱与水平支撑柱的连接处,所述转向施力杆套接在第一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水平支撑柱滞空的一端,所述主施力杆套接在第二固定装置上;所述转向施力杆和主施力杆在水平支撑柱所在水平面的下方通过交叉固定装置连接;所述滚轮连接在主施力杆靠近交叉固定装置的一端。
传统的床垫边角耐久性测试仪采用的是七字头的柜体,在突出的部件下方架设一块平整的类似于按摩的平块部件,平块部件通过某些驱动机构连接,突出的部件施加驱动力给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平块部件作出上下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给床垫施加压力,通过这种方法来检测床垫边缘部分的质量。床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是用户先坐到床垫上,床垫最开始承受竖直方向的压力,由于人体坐下后会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导致床垫会受到水平方向的力,但是床垫边缘支撑不了水平方向的力,导致床垫边缘会微微倾斜,长期经受这样的过程,床垫的边缘便会塌陷,减少床垫的寿命。可见传统的床垫边角耐久性测试仪对床垫边缘的测试效果是极其微弱的。本发明通过各个结构的配合,避免了传统的床垫边角耐久性测试仪的弊端,更接近了床垫在实际中使用过程。
进一步地,转向施力杆和主施力杆均为长条板状结构,其中部镂空,转向施力杆的镂空部分套接在第一固定装置,主施力杆的镂空部分套接在第二固定装置。转向施力杆和主施力杆通过镂空的结构活动固定在水平支撑杆上,便于滚轮的运动。
进一步地,转向施力杆与第一固定装置通过齿轮咬合。
进一步地,主施力杆与第二固定装置通过齿轮咬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转向施力杆、第一固定装置、主施力杆、第二固定装置、交叉固定装置、滚轮避免了传统的床垫边角耐久性测试仪的弊端,模拟床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提高床垫边缘的检测力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图2、图3为本发明不同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向施力杆和/或主施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转向施力杆,2-第一固定装置,3-竖直支撑柱,4-主施力杆,5-水平支撑柱,6-第二固定装置,7-交叉固定装置,8-滚轮,9-床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信标准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亿信标准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6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