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扫描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56348.8 | 申请日: | 2017-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1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09G3/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3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扫描 驱动 电路 | ||
1.一种双向扫描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正反向扫描模块(1)、上拉模块(2)、电路维持模块(3)和触控期间维持模块(4);所述控制正反向扫描模块(1)连接前级的扫描信号;控制正反向扫描模块(1)、上拉模块(2)与电路维持模块均连接至上拉控制点;触控期间维持模块(4)和电路维持模块(3)均连接至维持控制点,电路维持模块(3)和触控期间维持模块(4)均输入低电平,上拉模块(2)、电路维持模块(3)和触控期间维持模块(4)均为输出本级扫描信号;
所述电路维持模块(3)包括第五薄膜晶体管(M5)、第六薄膜晶体管(M6)、第七薄膜晶体管(M7)、第八薄膜晶体管(M8)和第十三薄膜晶体管(M13);第五薄膜晶体管(M5)的栅极和第五薄膜晶体管(M5)的源极连接高电平,第五薄膜晶体管(M5)的漏极、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源极、第八薄膜晶体管(M8)的栅极、以及第十三薄膜晶体管(M13)的栅极均连接至维持控制点,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于上拉控制点;第七薄膜晶体管(M7)的栅极连接本级时钟信号,第七薄膜晶体管(M7)的源极连接上拉控制点,第七薄膜晶体管(M7)的漏极连接第八薄膜晶体管(M8)的源极;第八薄膜晶体管(M8)的漏极与第十三薄膜晶体管(M13)的源极相连并连接至本级扫描信号;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漏极和第十三薄膜晶体管(M13)的漏极均连接低电平;
所述触控期间维持模块(4)包括第九薄膜晶体管(M9)和第十四薄膜晶体管(M14),第九薄膜晶体管(M9)的漏极和第十四薄膜晶体管(M14)的漏极均连接低电平;第九薄膜晶体管(M9)的栅极与第十四薄膜晶体管(M14)的栅极相连并连接触控辅助控制信号,第九薄膜晶体管(M9)的源极连接维持控制点,第十四薄膜晶体管(M14)的源极连接本级扫描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扫描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扫描驱动电路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100)内,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液晶显示基板(101)、与该液晶显示基板(101)连接的栅极驱动器(102)和源极驱动器(103)、以及与该源极驱动器(103)连接的电路板(104),电路板(104)输入信号给栅极驱动器(102),该栅极驱动器(102)内设有所述双向扫描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基板(101)上设有纵横交错的多个扫描线(1011)和多个数据线(1012);所述电路板(104)输出正向扫描控制信号、反向扫描控制信号、反扫级传控制信号、高电平、低电平、时钟信号、清空重置信号、以及触控辅助信号给所述栅极驱动器(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扫描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正反向扫描模块(1)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M1)、第二薄膜晶体管(M2)和第三薄膜晶体管(M3),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前级的时钟信号,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源极连接前级的扫描信号,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漏极与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源极相连并连接到前级的反扫级传控制信号,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所述正向扫描控制信号,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漏极与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漏极相连并连接到上拉控制点,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栅极连接所述反向扫描控制信号,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源极连接后级的反扫级传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扫描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七薄膜晶体管(M7)的栅极与本级时钟信号断开,并在第七薄膜晶体管(M7)的栅极上引入一个低频时钟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扫描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空重置模块(5);所述清空重置模块(5)连接所述上拉控制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扫描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空重置模块(5)包括第四薄膜晶体管(M4),第四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所述清空重置信号,第四薄膜晶体管(M4)的源极与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栅极相连并连接上拉控制点,第四薄膜晶体管(M4)的漏极连接于低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63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