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相位判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5621.5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叶赛仙;奚勇;冯昊;陈光山;廖幻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23/02 | 分类号: | G01R23/02;G01R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信号 快速傅里叶变换 判读 时间序列数据 采样频率 目标频率 相位信息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采集 输出信号采集 输入信号采集 有效性检查 采样定理 相位差 相减 滞后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相位判读方法,包含:S1、根据采样定理确定采样频率;S2、分别对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开展有效性检查;S3、确定用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时间序列数据长度;S4、分别对选定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提取相位信息,将计算得到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相位信息相减,得到相位滞后信息。本发明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判读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在目标频率点的相位差,通过对采样频率、输入信号采集数据和输出信号采集数据进行合适的选取及设定,提高目标频率点的相位判读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位判读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硬件系统相位特性判读方法,属于工程技术领域中的试验与测试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硬件系统,通过对其施加正弦形式的物理激励输入信号或数字激励输入信号,并且比较系统输出信号相对输入信号的相位滞后,从而达到考核系统的相位特性的目的。
在传统的时域判读方法中,按下述公式计算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单位为度(°),即:
其中,f是输入信号的频率,单位为赫兹(Hz),Δt是输入正弦信号与输出正弦信号达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最小时间差。具体如图1所示,图中示出的Δt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达到极大值的最小时间差。
由于系统输出信号可能为模拟信号,其中包含有随机噪声。上述传统的时域判读方法中,需判读系统输出信号的极大值(或极小值)的对应时刻,由于受噪声影响较大,导致判读误差较大。如果引入均值滤波对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预处理,仅能提高对其峰峰值的判读精度,却又引入了相位滞后,导致相位误差较大,仍然不能准确反映被测硬件系统的相位滞后特性。
进一步,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内的时间序列信号的频谱分析。但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存在截断效应、栅栏效应、信号混叠引起的误差。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时,如果盲目增大数据长度和采样频率,却没有合理选取采样频率和数据长度等参数,可能导致相位判读结果仍无法满足判读精度的要求。
基于上述,目前亟需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相位判读方法,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判读输入、输出信号某一频率点的相位差,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选取和设定,提高该频率点的相位判读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相位判读方法,可计算得到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在目标频率点的相位差,通过对采样频率、输入信号采集数据和输出信号采集数据进行合适的选取及设定,提高目标频率点的相位判读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相位判读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根据采样定理确定采样频率,且确定的采样频率必须避免信号混叠引起的误差;
S2、根据确定的采样频率分别对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开展有效性检查,确保进行相位判读的原始数据有效,否则需重新进行数据采集;
S3、确定用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时间序列数据长度,且确定的时间序列数据长度必须保证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率分辨率满足要求,避免栅栏效应引起的误差;
S4、分别对选定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提取相位信息,将计算得到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相位信息相减,得到相位滞后信息。
所述的S1中,为避免信号混叠引起的误差,确定的采样频率Fs与输入信号频率f满足公式:Fs>2f。
所述的S2中,对时间序列数据的有效性检查包括漏帧检查、等间隔采样检查以及时间基准一致性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5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