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山种有机稻的施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5258.7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3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萍;姜国泉;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锡萍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C21/00;C05G3/04;C05F17/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龚存云 |
地址: | 237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山 有机 施肥 方法 | ||
1.一种高山种有机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育秧时采用育秧壮秧专用制剂育秧;移栽大田时,用腐熟无害化有机肥和蚯蚓肥作为基肥和追肥;种植基地所有水稻田均采用水稻秸秆还田和种植红花草,实施有机稻、红花草轮作;亩施腐熟无害化有机肥150~200公斤,其中60%作基肥,40%作追肥;亩施蚯蚓肥150~200公斤,基肥70%,追肥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种有机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旱育秧肥的配制方法如下:在每平方米苗床施5~6公斤腐熟有机肥的基础上,用壮秧营养剂1.4-1.6公斤加干细土18-19公斤,充分混拌后,均匀撒施于20平方米床土表面,再用耙子反复耙匀于2~3厘米深的土层中,然后浇透水进行播种和覆土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种有机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熟无害化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生物菌群、 糖、水按照1:0.5:30-40的质量比,活化3~8小时,活化期间每隔1小时充分搅拌一次,活化完毕后可以加入适当的水均匀混合、过滤掉沉淀物,得到活化复合菌液,备用;
(2)将收集来的牛、猪、鸡粪按任意比例混合,将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到50%~60%,然后再将步骤(1)获得的菌液,按毎公斤复合菌液处理5~7吨畜禽粪便, 均匀地喷到到物料上,搅拌均匀,堆成条式粪堆,进行好氧发酵,一次堆料不少于3立方,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用薄膜或草帘覆盖保温,不能覆盖太严,留点空隙让空气进入,所述条式粪堆的高度0.8米-1.5米,宽度1.2米,长度随场地不限;
(3)当发酵2~3天后,需对物料进行一次翻堆,待温度达60℃以上时,需再次翻堆,整个发酵过程需要翻堆2~3次,发酵7~10天后,当物料疏松、没有臭味、堆温下降至45℃以下,表层有白色菌丝,即表明发酵腐熟成功,得到了腐熟无害化有机肥,如果发酵过程,因天气原因外部环境太热,发酵物料不容易散热降温时,可适当摊薄些,晾5~10个小时即可快速散热降温;
(4)按照上述(1)-(3)的步骤发酵无害化处理羊粪,得到发酵后的羊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种有机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蚯蚓肥是通过下列方法制得:将腐熟后的牛粪堆成长1.8-2.2米、宽0.8-1.2米、高30-40厘米的粪堆,每天用铁耙疏松最上面的牛粪,约晒到含水在55-65%时,放入蚯蚓种,每堆粪可放入产卵种蚯蚓2.8-3.2万条,每隔10天收取一次蚓粪及蚓茧另开一堆进行孵化,这样可保证每批蚯蚓大小规格一致,在养殖期间发现蚓粪干了要及时喷活化菌群液,一般每隔3~5天喷一次,得到蚯蚓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种有机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秸秆还田的具体操作为: 首先将水稻秸秆切碎至5-15cm ,然后还田,每亩返还300公斤~400公斤,在将活化后的复合微生物菌液喷洒在水稻秸秆上,每亩喷60~80克,5~6天后翻耕,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种有机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红花草的具体要求为:在晚造水稻齐穗期即收获前23-26天播种,按常规方法将红花草种子经晒种、擦种、浸种处理,播种前稻田要露好田,防止积水,干旱田要灌一次跑马水,每亩播种量1.2-1.6公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种有机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秧壮秧专用制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得:硫酸铵40-50、尿素4-6、磷酸氢二铵4-6、 磷酸二氢钾15-20、 氯化钾8-10、硅肥2-3、硫酸亚铁1-1.5、EDTA 螯合钙0.2-0.5、EDTA 螯合镁0.2-0.3、 EDTA 螯合锌0.2-0.4、黄腐酸1-2、腐殖酸钠1-2、草木灰6-8、生物菌肥粉剂0.02-0.03、聚丙烯酸钠0.2-0.4、苹果酸1-1.2、多效唑0.02-0.04、多菌灵0.1-0.3、苦参提取物0.01-0.03、红糖0.2-0.3,充分混合而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种有机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菌群为EM 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锡萍,未经陈锡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52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早稻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