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单面双线缝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4777.1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2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田会方;刘丽君;吴迎峰;陈培;余江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5B1/12 | 分类号: | D05B1/12;D05B55/14;D05B57/08;D05B57/14;D05B57/2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挑线针 引线针 缝合装置 复合材料 面线圈 双线 梭尖 线杆 复合材料制件 表面形成 复杂外形 厚度平面 结构稳定 锁式线迹 纤维铺层 向上运动 向下运动 插入面 形成面 平滑 钩槽 后摆 面线 圈锁 线迹 线结 旋梭 底线 相交 摆放 合并 | ||
1.一种复合材料单面双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前后摆动的扯线杆、能够旋转的旋梭以及能够上下运动的引线针和挑线针,扯线杆上设有线孔,旋梭的梭尖水平向下,引线针工作端设有针孔并且在针孔上方设有凸起,凸起上设有凹槽,挑线针工作端为斜面并且在斜面上方设有钩槽,面线从存放处伸出依次穿过线孔、针孔和凹槽,底线存放在旋梭的梭心套内并从梭心套伸出,引线针和挑线针运动至下极限时,引线针和挑线针相交、挑线针通过斜面插入面线与引线针之间,引线针和挑线针运动至上极限时,钩槽将面线挑起形成面线圈、梭尖到达挑线针下方勾住面线圈,梭尖带动面线圈旋转一圈锁紧底线时,引线针和挑线针先向下运动后向上运动、扯线杆先前摆放线后后摆扯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单面双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引线针和挑线针分别设在引线针管和挑线针管上,引线针管和挑线针管均设在在滑轨上并且分别与引线杆和挑线杆铰接,引线杆和挑线杆分别与引线曲柄和挑线曲柄铰接,引线曲柄和挑线曲柄分别安装在引线轴和挑线轴上,引线轴一端与电机连接,引线轴和挑线轴通过带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单面双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挑线轴上设有锥齿轮,锥齿轮与锥齿轮轴的一端啮合,旋梭安装在旋梭轴上,锥齿轮轴和旋梭轴通过带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单面双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引线轴或挑线轴上设有圆柱凸轮,扯线杆上设有销,销的一端与圆柱凸轮上的凹槽配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单面双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引线轴和挑线轴支撑在对开式轴承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单面双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梭壳包括外梭壳、梭架和梭芯套,梭架可旋转的卡在外梭壳上,梭芯套固定在梭架上,梭架上设有卡槽,卡槽卡在定位勾上,外梭壳由梭壳、梭皮和螺钉组成,梭尖由梭皮的尖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单面双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勾与卡槽的配合处设有斜坡,卡槽与定位勾之间存在空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单面双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梭尖侧面与梭皮其余圆柱面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47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