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模成型设备模具的阻热弹性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3962.9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高原机械模具有限公司;王高原 |
主分类号: | D21J5/00 | 分类号: | D21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21016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设备 模具 弹性 支撑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纸模成型设备和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模成型设备模具的阻热弹性支撑结构,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板、2个以上的阻热弹性支撑和底板,所述阻热弹性支撑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阻热柱组件、安装座和法兰,所述阻热柱组件置于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置于底板内,所述阻热柱组件由三个以上、带有上端连接板、侧边连接板和下端连接板的阻热柱依次有压装配形成,所述阻热柱为空心结构,相邻两个所述阻热柱的空隙形成阻热循环通道,所述安装座安装有预紧螺母,所述预紧螺母和底板之间设置有预紧力的承载弹簧组件。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纸模成型设备模具的阻热弹性支撑结构阻热效果显著,承载性能较高,技术效益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模成型设备模具的阻热弹性支撑结构。属于纸模成型设备和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纸模成型设备的成型原理是利用装有丝网的模具将稀释成含水率为3-5‰的纸浆真空吸附成型,将成型后的含水率为65-75%纸胚转移至110-200℃的热压模具中进行压力干燥定型。热压模具的加热结构为在模具中装置加热载体或采用模具与带有加热载体的加热板组合而成。模具及加热模具的加热板的材质为合金铝,合金铜,不锈钢和合金钢等。
装置在纸浆成型设备上的热压模具在压力干燥定型纸胚的同时,将大量的热量传导到纸浆成型设备上,造成热量损耗和设备的热变形,因设备的热变形又造成设备运行中上下模具的错位。为解决传递到设备上的热量引起设备的热变形,目前有采用在热压模(或带加热板的热压模)下装置高压压制的石棉和玻璃纤维类的隔热板,但在高温高压下阻热效果并不理想,也有采用在热压模(或带加热板的热压模)下装置金属冷却水板,但装置金属冷却水板增加了设备冷却进出水管路结构装置,且冷却水带走了大量的热能和冷却水装置的电能损耗。
装置在纸浆成型设备上的热压模具在压力干燥定型纸胚的同时,设备因承担模具纸胚0.5-1MPa的压力和设备加工制造的误差,设备产生机械变形,因设备的变形又造成热压上下模具合模后的模具间隙不一致而造成纸胚制品的报废,工作台面大的纸模成型设备尤其如此。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目前亟需发明一种阻热效果显著,承载性能较高,技术效益明显的纸模成型设备模具的阻热弹性支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阻热效果显著,承载性能较高,技术效益明显的纸模成型设备模具的阻热弹性支撑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纸模成型设备模具的阻热弹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板、2个以上的阻热弹性支撑和底板,所述阻热弹性支撑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阻热柱组件、安装座和法兰,所述阻热柱组件置于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置于底板内,所述阻热柱组件由三个以上、带有上端连接板、侧边连接板和下端连接板的阻热柱依次有压装配形成,所述阻热柱为空心结构,相邻两个所述阻热柱的空隙形成阻热循环通道,所述安装座安装有预紧螺母,所述预紧螺母和底板之间设置有预紧力的承载弹簧组件。
三个以上阻热柱依次制压形成的阻热柱组件中的阻热循环通道将导热板上传递下来的热量散发,在阻热循环通道进行降热处理,采用导热系数较低的不锈钢管(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仅为16W/m·K),并设置三个以上阻热柱,增大了阻热循环通道的长度,控制了向下传递的热量,具有很好的阻热功能,且阻热弹性支撑结构与导热板的接触面积小,采用导热系数低的不锈钢管做支撑,减少热传递面积。预压的弹簧组件通过预紧螺母和法兰进行预紧力调节并限位,对整个阻热弹性支撑提供一个向上或向下的预应力,提高了阻热弹性支撑的承载能力及抗疲劳能力,且弹簧组件承载因设备模板的变形各点力不同,通过弹簧组件使得上下模合模间隙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高原机械模具有限公司;王高原,未经金华市高原机械模具有限公司;王高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39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