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式卫星浪涌电流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3426.9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政;黄业平;邓武东;曲耀斌;张国强;龚迪;陈占胜;赖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卫星 浪涌 电流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浪涌电流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离式卫星浪涌电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系统设备多,负载特性复杂,不少单机设备并不是纯阻性负载,而表现为容性、感性负载。特别是为了有效抑制干扰,各设备在设计时均采用带有滤波电路的电源模块,以提高设备在干扰环境下工作的可靠性,而电源模块的使用使设备往往呈现容性负载,卫星供配电分系统给各设备加电瞬间,会产生较大的浪涌电流,可造成电路的二次污染,给配电电路及相关设备的正常工作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目前,传统卫星设计中浪涌检测通常存在如下问题:
一,星上遥测采样频率远低于浪涌检测要求频率,不能检测浪涌电流。
二,整星测试中缺少有效的浪涌电流检测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离式卫星浪涌电流检测方法,其能够保证卫星浪涌电流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隔离式卫星浪涌电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霍尔电流钳夹住卫星正母线电缆束;
步骤二,将电流钳输出端经信号高速采样器后接入PC机;
步骤三,PC端编制上位机软件,对接收到的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存储;
步骤四,PC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浪涌电流数值对比分析、曲线实时显示、报警等。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采用霍尔传感器对卫星正母线的电流信号进行隔离式采集,确保星地隔离,提高卫星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信号高速采样器采样数据后送PC端进行存储、处理、比对、分析等,建立测试数据包,提高数据有效性和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PC端采用曲线实时显示,使数据显示的更直观并能及时发现问题所在。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操作简单,数据全面、准确有效;采用人机交互界面,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直观;采用霍尔传感器对卫星正母线的电流信号进行隔离式采集,确保星地隔离,安全可靠;保证卫星浪涌电流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检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隔离式卫星浪涌电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霍尔电流钳夹住卫星正母线电缆束;
步骤二,将电流钳输出端经信号高速采样器后接入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机;
步骤三,PC端编制上位机软件,对接收到的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存储;
步骤四,PC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浪涌电流数值对比分析、曲线实时显示、报警等。
步骤一中,采用霍尔传感器对卫星正母线的电流信号进行隔离式采集,确保星地隔离,提高卫星安全性。
步骤二中,信号高速采样器采样数据后送PC端进行存储、处理、比对、分析等,建立测试数据包,提高数据有效性和准确性。
步骤四中,PC端采用曲线实时显示,使数据显示的更直观并能及时发现问题所在。
综上所述,本发明操作简单,数据全面、准确有效;采用人机交互界面,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直观;采用霍尔传感器对卫星正母线的电流信号进行隔离式采集,确保星地隔离,安全可靠;保证卫星浪涌电流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34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性负载电流检测方法
- 下一篇:电流检测部件、智能终端及电流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