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乙醇胺脱氢产物中甘氨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53154.2 申请日: 2017-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7091891B 公开(公告)日: 2019-07-30
发明(设计)人: 段正康;张蕾;朱宏文;尹科 申请(专利权)人: 湘潭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张宇江
地址: 411105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乙醇胺 脱氢 产物 甘氨酸 氨基 乙酸 色谱 定量分析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乙醇胺脱氢产物中甘氨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所选色谱分离条件使亚氨基二乙酸、甘氨酸和其它副产物完全分开,能准确定量二乙醇胺脱氢产物中的亚氨基二乙酸和甘氨酸的含量。在0.045~0.300g/L的甘氨酸浓度和0.010~0.150mg/L的亚氨基二乙酸浓度,外标法定量,亚氨基二乙酸与甘氨酸的浓度与峰面积呈严格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1.5%以内。本发明分离度好,分析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高,色谱柱寿命长,能够满足研究和生产中的定量分析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同时测定二乙醇胺脱氢产物中的甘氨酸和亚氨基二乙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亚氨基二乙酸(IDA)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用于农药、化工、医药等领域。目前国内外生产亚氨基二乙酸的方法主要有氯乙酸法、甘氨酸法、氨代氯乙酸法、氮川三乙酸法、氢氰酸直接合成法、二乙醇胺催化脱氢法和单乙醇胺法等(张博.亚氨基二乙酸的生产技术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5.13(9):6-7.)。由于二乙醇胺催化脱氢法经济环保,生产成本比传统工艺显著降低,且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目前国内外大量学者都在研究该工艺路线。因此,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精确的方法来分析二乙醇胺催化脱氢产物中的主产物亚氨基二乙酸和副产物甘氨酸的量就十分必要。

目前,氨基酸类化合物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电位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1)电位滴定法:李艳妮.二乙醇胺氧化脱氢制亚氨基二乙酸铜锆催化剂的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1:21-23;刘长飞.利用电渗析分离甘氨酸与亚氨基二乙酸混合物的方法[P].中国专利:101792397A,2010-8-4。采用电位滴定法时,测定所得到的含量是样品中所有酸的含量(包括甘氨酸和亚氨基二乙酸等),但该方法测定二乙醇胺脱氢产物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耗时,人为操作误差大,灵敏度低,分析结果准确性差。

(2)紫外分光光度法:王娜,黄永东.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甘氨酸母液中的亚氨基二乙酸.[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6,52(10):1175-1177;胡欣,罗延谷.一种双甘磷母液中亚氨基二乙酸成分的分析方法:CN102706986A[P].2012。此类分析方法需要利用亚硝酸钠或明矾与IDA生成配合物,根据样品中配合物的紫外吸光度As与对照品配合物的紫外吸光度Ar比较,计算得到样品中亚氨基二乙酸的含量。该法前期准备时间长,需要将对照品和样品分别与空白实验进行检测,且需要不断调整稀释倍数至吸光度大于0.01,步骤繁琐。

(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氨基酸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比较小,直接使用C18柱时效果不好,需要对氨基酸类化合物采用柱前衍生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原理主要是增加物质的紫外吸收系数。该法的文献有:方芳,魏荣卿.新型柱前衍生试剂分析草甘膦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J].生物加工过程,2014,12(3):69-72;赵英莲.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HPLC检测树莓中游离氨基酸[J].食品科学,2015,36(6):178-182;屠春燕,赵珺.新型衍生试剂柱前衍生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08,27(7):681-685;方芳,徐会.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狭叶红景天中氨基酸含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6):1993-1998。该类方法所使用的衍生剂一般为邻苯二甲醛、异硫氰酸苯酯、2,4二硝基氟苯以及苯磺酰氯类物质。该类方法的缺点是衍生副产物会影响测定,且反应条件苛刻,同时会给分离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同时衍生剂大多比较昂贵,且会污染色谱柱,降低色谱柱的使用寿命,使得分析的费用增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31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