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焙烧/蒸馏系统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2352.7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2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慧南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1/11;C2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沈金辉 |
地址: | 1026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蒸馏系统 蒸馏炉 壳体 出料装置 工艺生产 进料装置 绿色环保 蒸馏单元 蒸馏效率 纵向设置 蒸馏 排出管 应用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焙烧/蒸馏系统及其应用,该焙烧/蒸馏系统包括:焙烧/蒸馏炉壳体,设置于焙烧/蒸馏炉壳体外的进料装置、焙烧/蒸馏渣出料装置和第二排出管,以及纵向设置于焙烧/蒸馏炉壳体内的焙烧/蒸馏单元。本发明提供的焙烧/蒸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焙烧/蒸馏效率高、可实现连续生产,且工艺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焙烧/蒸馏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保护气氛焙烧的设备主要是回转窑、隧道窑和真空炉,但是回转窑和隧道窑采用较为低成本的煤、煤气或其他燃料时,其燃料加热气流必须与焙烧或蒸馏物料接触,必然造成焙烧或蒸馏物料蒸发或挥发物与加热气流中的氧和碳发生反应,因此,回转窑和隧道窑的使用范围有限。另外回转窑由于需要动力和保温较差,消耗了大量的电力和热能;对于一些需要使用回转窑球进行球团焙烧的工艺,一方面由于回转窑需要将焙烧物料不断抛落,造成部分球团破碎,影响了工艺指标;另一方面由于回转窑的单位生产能力较小,所以使得工厂的焙烧设备投资巨大。真空炉虽然能实现保护气氛焙烧,但是存在不能连续生产和能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焙烧/蒸馏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焙烧/蒸系统的应用。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焙烧/蒸馏系统,该系统包括:
焙烧/蒸馏炉壳体,设置于焙烧/蒸馏炉壳体外的进料装置、焙烧/蒸馏渣出料装置和第二排出管,以及纵向设置于焙烧/蒸馏炉壳体内的焙烧/蒸馏单元;
所述焙烧/蒸馏单元包括物料通道、热气流通道以及若干第一排出管;所述物料通道的上端口与进料装置连通,下端口与焙烧/蒸馏渣出料装置连通;所述热气流通道贴合于物料通道设置,用于向物料通道传递进行焙烧/蒸馏的热量;所述第一排出管的一端与物料通道连通,另一端伸入焙烧/蒸馏炉壳体内的空腔处,用于将物料通道中的挥发物排入焙烧/蒸馏炉腔内;
在上述焙烧/蒸馏系统中,第一排出管将所有物料通道中的挥发物排到焙烧/蒸馏炉腔内,而不是直接外排到焙烧/蒸馏炉外;所有内排到焙烧/蒸馏炉腔中的挥发物,通过连接在焙烧/蒸馏炉壳体上的第二排出管外排到焙烧/蒸馏炉外。第一排出管一般设置为多个,并且均匀布置于物料通道上。
在上述焙烧/蒸馏系统中,焙烧/蒸馏单元的大小和具体位置可根据焙烧/蒸馏炉壳体内部空间和生产要求进行确定。另外,焙烧/蒸馏单元与焙烧/蒸馏炉壳体内壁之间需要有适当的空间,以使第一排出管引出的挥发物都能从第二排出管顺利排出焙烧/蒸馏炉壳体外。
在上述焙烧/蒸馏系统中,优选地,该系统中的焙烧/蒸馏单元为多个,优选为1-20个。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系统配制有与焙烧/蒸馏单元相对应数目的进料装置和焙烧/蒸馏渣出料装置。这些进料装置也可以是由一个总的进料设备供料,而多个焙烧/蒸馏渣出料装置也可以汇集到一个总的出料设备统一出料。
在上述焙烧/蒸馏系统中,进料装置除了向物料通道输送待焙烧/蒸馏物料外,必要时还可以引入气体,例如保护气体或反应气体等。
在上述焙烧/蒸馏系统中,优选地,焙烧/蒸馏单元中的物料通道和热气流通道以相互间隔排布方式设置。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焙烧/蒸馏单元由一个物料通道和两个热气流通道组成,两个热气流通道分别设置于物料通道两侧。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焙烧/蒸馏单元由两个物料通道和三个热气流通道组成。以上方式中,第一排出管在连通物料通道和焙烧/蒸馏炉壳体空腔的同时,需要穿过热气流通道,此时要注意穿设孔的密封,防止热气流通道与焙烧/蒸馏炉内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慧南,未经刘慧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2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