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行走的空间聚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1832.1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4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民;肖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行走 空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行走的空间聚类方法,包括:步骤一,初始化n维空间,n为数据点的维度,并将数据点自然映射到空间上;定义一个距离函数;步骤二,检查包括数据点的空间数目λ与聚类数目θ之间的关系,如果λ>θ,找出潜在的孤立点空间,并分别计算含有数据点的空间中所含数据点数量最少的空间Vmin相对于含有数据点的邻域中每个空间的总收益;若λ=θ,则执行步骤六;步骤三,空间合并与坍缩,合并坍缩后跳回步骤二;步骤四,当包含数据点的空间数量达到聚类数时,如果空间不相邻,则结束,得到相应的聚类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行走的空间聚类方法。
背景技术
文献“量子随机行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研究”“Models of cooperation based onthe prisoner’s Dilemma and the Snowdrift game”“Five Rules for the Evolutionof Cooperation”等提出了一个基于图的量子博弈聚类算法,该算法将数据点看作参与博弈的人。在博弈过程中,参与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文献“基于网格的量子博弈聚类算法”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的量子博弈聚类算法,算法将数据点看作是博弈的参与人,通过在收益矩阵中内嵌距离函数,使相似的数据点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形成聚类。这些方法聚类效果还不是很令人满意,得到最终结果的过程比较长,不能迅速的得到聚类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量子行走的空间聚类方法,能够快速得到聚类结果,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量子行走的空间聚类方法,包括:
步骤一,初始化n维空间,n为数据点的维度,并将数据点自然映射到空间上;定义一个距离函数;
步骤二,检查包括数据点的空间数目λ与聚类数目θ之间的关系,如果λ>θ,找出潜在的孤立点空间,并分别计算含有数据点的空间中所含数据点数量最少的空间Vmin相对于含有数据点的邻域中每个空间的总收益;若λ=θ,则执行步骤六;
步骤三,空间合并与坍缩,合并坍缩后跳回步骤二;
步骤四,当包含数据点的空间数量达到聚类数时,如果空间不相邻,则结束,得到相应的聚类结果。
所述步骤一中,为了使任意空间中的数据点具有相同的行走环境,对于3维的情况,设定量子行走空间的上下、左右、前后边界相连。
所述步骤一中的距离函数满足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越靠近时,函数值就越小。
所述步骤二中,孤立点空间的寻找方法为:
查找含有数据点的空间中所含数据点数量最少的空间,记为Vmin;若其邻域没有数据点,则将其邻域都并入Vmin;如果合并后的Vmin所占体积达到总体积设定,则该空间即为潜在的孤立点空间。
所述步骤二中总收益的计算方法为,
查找含有数据点的空间中所含数据点数量最少的空间,记为Vmin,如果Vmin的邻域中有数据点,则Vmin中的所有数据点分别与邻域内的所有数据点进行一次收益比较,然后分别计算出Vmin中数据点相对邻域中每个空间的总收益。
所述步骤三中的具体方法为,计算Vmin中的每个数据点相对于含有数据点的邻域内的所有数据点的收益,根据计算出的收益决定新的归属,整个空间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合并到某个邻域空间中;合并后的空间体积并不扩大,而是坍缩到一个空间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1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