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导热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1376.0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5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崔益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鲁卡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导热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包冷却装置,特别涉及电池包导热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包是用于给电子产品提供电量的大容量储电设备,电池包在充电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安装冷却装置对电池包进行冷却操作,防止电池包温度过高造成电池包炸裂等情况,目前的冷却方式大都为将冷却管与电池冷却系统接触:中国专利201210356943.9 公开了电池冷却系统,其包括:电池;两个电池冷却管,纵向布置在电池处且彼此以一定距离互相平行;和夹紧元件,迫使电池冷却管抵靠电池模块,以进行热接触,但此种设置虽然结构轻巧,但电池包中部未与冷却管接触侧需要先将热量传至两侧再与冷却管进行换热操作,使得此种冷却系统冷却效率低下,不能进行均温冷却,另一种冷却方式为将整块冷却板与电池包侧面完全贴合,此种方式虽能提高冷却效率,但冷却板结构笨重,厚度大,增加了电池包散热成本,同时增加了电池包散热装置的占用体积,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的电池包导热散热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池包导热散热装置,包括电池本体,还包括导热均温板,电池本体表面与导热均温板下部贴合,导热均温板上部伸出电池本体,所述电池外部还设置有将导热均温板与电池本体固定贴合的外壳,导热均温板上部一侧设置有水冷板,水冷板端口设置有液体流入口和液体流出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池本体和导热均温板之间设置有热界面材料。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热均温板和水冷板均设置有两块,所述两块导热均温板和水冷板分别设置在电池包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导热均温板与水冷板结合,由于导热均温板的厚度在 3mm左右,而水冷板只需采用简单两通道水冷板即可,热量由导热均温板传递给水冷板进行散热操作,从而减少了水冷板的设置同时能达到均温散热的效果,使得本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同时散热效果高,易于电池模组的模块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包导热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2为电池包导热散热装置内部示意图。
图3为电池包导热散热装置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电池本体1、导热均温板2、水冷板3、界面材料4、外壳5、液体流入口6、液体流出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电池包导热散热装置,电池包导热散热装置,包括电池本体1,还包括导热均温板2,电池本体1表面与导热均温板2下部贴合,导热均温板2上部伸出电池本体1,所述电池外部还设置有将导热均温板2与电池本体1固定贴合的外壳5,外壳上开设有用于散热的圆孔,所述外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外壳对导热均温板和电池本体进行半包围,导热均温板2上部一侧设置有水冷板3,水冷板3端口设置有液体流入口6和液体流出口7,冷却液从外路管道中流入液体流入口6,流经水冷板3内部后经液体流出口7流出,在电池包进行工作时,电池包散发大量热量,热量通过导热均温板2下部吸收至上部并传递给水冷板3,由于水冷板3通过液体流入口6和液体流出口7与循环水管路连接,水流过水冷板3将热量带走,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的降温,由于导热均温板2的设置,使得与导热均温板2贴合设置的水冷板3只需选择简单两通道水冷板3即可,两通道水冷板3即可实现对电池包整个面的散热操作,由于均温板的厚度只有3mm左右,厚度大大薄于水冷板3,因此此种结构设置相比于将整块水冷板3与电池包贴合结构简单小巧,重量轻,占用体积小,导热效率高,易于电池模组的模块化,外壳5的设置可以将导热均温板2与电池包紧密贴合,所述导热均温板 2与水冷板3的固定可以使用螺栓固定或用夹子固定。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电池本体1和导热均温板2之间设置有热界面材料4,所述热界面材料可为:导热垫片、硅胶垫等。所述热界面材料4用于填补电池本体1和导热均温板2之间的空隙,确保电池本体1能及时散热,增加其散热性能。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导热均温板2和水冷板3均设置有两块,所述两块导热均温板2和水冷板3分别设置在电池包两侧,此种设置可在电池包两侧同时进行散热,加强散热效率,保证电池包的稳定工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鲁卡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鲁卡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13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