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物体数据的分层方法、3D打印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0954.9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于清晓;张朝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24 | 分类号: | B29C64/124;B29C64/393;A61C13/08;A61C13/34;B33Y3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巅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9 | 代理人: | 高磊;王再朝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物体 数据 分层 方法 打印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维物体数据的分层方法、3D打印方法及设备,其中,3D打印方法,应用于3D打印设备,3D打印设备包括盛放光固化材料的容器、和构件平台,3D打印方法包括:调整构件平台与预设打印基准面之间的间距以填充待固化的光固化材料;按照牙齿模型中分层图像将间距内的光固化材料固化成对应的图案固化层;重复上述各步骤以在构件平台上形成经图案固化层累积的牙齿结构,其中,牙齿结构包括牙齿部分和用于支撑牙齿部分的齿座部分;其中,在打印牙齿结构的过程中,用于构成牙齿部分的至少一个图案固化层的层厚小于用于构成齿座部分的至少一个图案固化层的层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3D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物体数据的分层方法、3D打印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塑料和树脂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设备通过执行该种打印技术制造3D物体。3D打印设备由于成型精度高在模具、定制商品、医疗治具、假体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中,基于底面曝光的3D打印设备由于只需要在容器底部设置一层厚的光固化材料,与上曝光相比,更节省材料,因此受到很多个性产品制造者的追宠。特别作为假牙的制作技术,由于能够快速且高精准度的制作假牙,有效提高了牙科诊治的工作效率。
根据医生及患者对假牙特别是假牙外露部分的外观要求,在使用3D打印设备进行逐层打印期间,需要满足各层厚尽量小的要求,然而以假牙的外观要求打印整个牙齿结构将导致打印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维物体数据的分层方法、3D打印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假牙在3D成型阶段耗时过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3D打印方法,应用于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盛放光固化材料的容器、和构件平台,所述3D打印方法包括:调整所述构件平台与预设打印基准面之间的间距以填充待固化的光固化材料;按照牙齿模型中分层图像将所述间距内的光固化材料固化成对应的图案固化层;重复上述各步骤以在所述构件平台上形成经图案固化层累积的牙齿结构,其中,所述牙齿结构包括牙齿部分和用于支撑所述牙齿部分的齿座部分;其中,在打印所述牙齿结构的过程中,用于构成所述牙齿部分的至少一个图案固化层的层厚小于用于构成所述齿座部分的至少一个图案固化层的层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用于构成所述牙齿部分的各图案固化层的层厚小于仅用于构成所述齿座部分的各图案固化层的层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构件平台与预设打印基准面之间的间距以填充待固化的光固化材料的方式包括:基于牙齿模型中所标记的横截层层厚,调整所述构件平台与预设打印基准面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牙齿模型包括:牙齿部分的模型和用于支撑所述牙齿部分模型的齿座部分模型;其中,所标记的横截层层厚包括:所述牙齿部分模型中至少一个横截层层厚、和所述齿座部分模型中至少一个横截层的层厚,所述牙齿部分模型中至少一个横截层层厚小于所述齿座部分模型中至少一个横截层的层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构件平台与预设打印基准面之间的间距以填充待固化的光固化材料的方式包括:按照牙齿模型中的牙齿部分模型中每层横截层层厚,至少两次的调整构件平台与预设打印基准面之间的间距;和/或按照牙齿模型中支撑所述牙齿部分模型的齿座部分模型中至少两个横截层层厚,调整构件平台与预设打印基准面之间的间距。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按照牙齿模型中分层图像将所述间距内的光固化材料固化成对应的图案固化层的方式包括:将在调整间距时所依据的至少一个横截层上的分层图像照射在所述间距内的光固化材料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0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