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抑郁病的中药丸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0466.8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9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新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20;A61P25/24;A61K35/64;A61K35/616;A61K3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抑郁 中药 丸剂 | ||
1.一种治疗抑郁病的中药丸剂,其特征是用以下中药材按重量份配比,按太极阴丸和太极阳丸双丸组成。
太极阴丸组成:
第1组,炒白芍18,桂枝5
第2组,黄连9,莲子心3,桂皮2
第3组,黄柏7,炙山茱萸肉3,肉桂3
第4组,郁金6,炒枳壳6
第5组,吴茱萸1,大枣肉8,炙甘草9,干姜6,藏红花3,干海参(黑色)4-5g一条,泡发,酒浸,捣烂成泥状。
太极阳丸组成:
第6组,炒苍术9,炒杏仁7,马六甲鲜红朝天椒1.5,北柴胡3(醋拌焙干)
第7组,蝉蜕5,炒僵蚕7,淡豆豉3
第8组,桔梗1.5,石菖蒲3,藁本1
第9组,棕榈蜡0.7,干酸奶酪粉34(去奶油),干海参(黑色)4-5g一条,泡发,酒浸,捣烂成泥状。
2.一种治疗抑郁病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太极阴丸制作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太极阴丸组成中药材,用麦麸5份,先小火同炒黄连、黄柏,以观察黄柏为准,视其微变色后急出,过筛,立即醋拌。筛出之麦麸继续用来小火炒桂枝、桂皮、肉桂、枳壳、吴茱萸,炒出浓桂香味即出,不得炒至变色,过筛。然后除海参外诸药共同入烘干箱55℃烘干后研磨成细粉。按太极阴丸总重入2.5‰黄原胶、2.5‰瓜尔豆胶,充分拌匀。入海参拌匀。炼中蜜,去沫,令色微黄,入白酒少许,做大蜜丸,大小按传统制药法为9个梧桐子之合。
太极阳丸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中太极阳丸组成中药材,第7组僵蚕、蝉蜕、淡豆豉泡一小时,文火煮沸1小时,药渣捣烂成泥待用。浓缩药汁拌入第6组和第8组诸药,冷藏浸润一个时辰后50℃烘干。研磨成粉末。纯酒精加热到沸腾,入棕榈蜡溶解,倒入药粉,微加热且不可高温,均匀搅拌至酒精大部分挥发,直至药粉呈现顺滑状态。按太极阳丸总重,加入2.5‰黄原胶,2.5‰瓜儿豆胶,搅拌均匀。如果棕榈蜡不溶于沸腾酒精状况出现,说明棕榈蜡熔点高于酒精沸点,可以先用少量橄榄油或者更轻质植物油先加热溶解,后入纯酒精,最后橄榄油当尽力挥发掉。入海参、僵蚕、蝉蜕、豆豉渣泥、酸干酪粉,拌匀。炼中蜜(去沫,令色微黄),入白酒稀释。入药粉混合时,温度控制在60℃以下,不可高温。趁热混合制丸药,大小约为太极阴丸重量的65-70%,与太极阴丸制丸数量等同,即:一个太极阴丸重除以太极阴丸总重,再乘以太极阳丸总重等于一个太极阳丸重。入口无辣椒辣味,咀嚼一会辣味为成功。入口即有辣椒辣味为做药失败,不可用。
3.一种治疗抑郁病的中药丸剂的服用方法,其特征是:将权利要求2中所制备得丸剂,每日晨时和中午各服用一次,每次服用1对-3对,服药前将太极阴丸和太极阳丸双丸均匀揉和在一起,同时入口服用。要细细咀嚼,慢慢吞咽。后服暖水或少量葡萄酒。下午5点以后不宜服用。服用后约15分钟会略感微困,但会逐渐清明,缓缓间有神清之感,头目精明。效果良好后,减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新,未经赵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04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