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压式过滤净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9898.7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平市允升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200 福建省南平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压式 过滤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的净化领域,尤其是家用自来水的二次利用方面。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水资源,很多人会想到水的二次利用,比如:家里可以把洗衣水、洗菜水、洗浴洗漱水等收集起来用作厕所的冲便水。这样的废水再利用固然可以,但存在一个问题是收集的废水存储起来会有异味,水黑观感很差,让人作呕。因此应做些简单的净化,以克服这样的不适之感。
目前比较简单的水质净化一般都采用沉淀和过虑的方法。沉淀要有沉淀池,过滤要有过滤池,这样做起来占地会很大,显然不适合家庭使用。如果购置专业的净水设备,花费大,只是为了冲厕用,又觉得花不来。不管什么净水方式,维护也是一个大问题,就是要定期清淤和清洗过滤材料(或更换过滤材料),这个做起来会很麻烦的,一般人都不愿意做。因此很少家庭会进行水的二次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反压式过虑净水方式,可以将沉淀池、过滤池和积水池组合设计在一个箱体内,使净水器小型化,并配上电子自动控制装置,可以做到免人工清洗、清淤等日常维护,非常适合套房型家庭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反压式过滤净水器,由污水积水池(1)、沉淀池(2)、过滤池(3)、清水积水池(4)四个池组成,四个池是由三个圆柱体水容器组合而成的,三个圆柱体层层相套,内层为过滤池(3),中层为沉淀池(2),外层为污水积水池(1)和清水积水池(4)各占一半的空间,内层和中层呈内切圆排列,中层和外层呈同心圆排列(如图2所示);三层的上口齐平,外层与沉淀池同底,且呈锥状,处在最内层的过滤池比沉淀池浅,底为平底,并呈筛状,沉淀池中的水可以从筛眼透过;所述的污水积水池(1)的污水由污水收集管道(5)引入,污水在这里收集存储,过多的水会从防溢管(19)直接排入排污管(15)中,以防止污水池溢出;所述的沉淀池(2)的水是由污水池(1)中提供的,两池由供水管(18)连接,水由一个小水泵(17)抽入,注满沉淀池,沉淀池中有一个水位传感器(16),在电子控制器(6)的控制下检测水位下降情况,一旦水位下降就启动小水泵抽水给予补充,要让沉淀池始终保持满水位状态,沉淀池的底部锥尖连接排污管(15),排污管入口处安装一个电动阀(14),电动阀联接电子控制器(6),电子控制器可以定时控制电动阀的打开与关闭;所述的过滤池(3)内装有过滤材料,过滤材料可以有多层,顶部留有一定的空间让水从这里渗出,并积累,积累的清水通过导流管(10)引到清水积水池(4)中;所述的清水积水池(4)是储蓄清水用的,清水从导流管(10)引入,从底部的出水管道(12)引出,经增压泵(13)的增压后提供使用,并通过回水管道(11)引一路到过滤池的顶部,供冲洗过滤池用,该路设有一个电磁阀(8),电磁阀联接电子控制器(6),可以在电子控制器的控制下冲洗过滤池。
反压式过滤净水器还包含一套电子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由电子控制器(6)、超声波发生器(7)、电磁阀(8)、增压泵(13)、电动阀(14)、水位传感器(16)、小水泵(17)等部件组成;所述的电子控制器(6)预设了对超声波发生器(7)、电磁阀(8)、增压泵(13)、电动阀(14)的控制指令,以定时冲洗沉淀池中的淤积和过滤材料所吸附的污滞,并能根据水位传感器(16)所提供的信号实时开启小水泵(17)来给沉淀池(2)进行补水。
净水原理:将房内废水收集,从污水收集管道(5)引入到污水积水池(1)中,再实时注入沉淀池(2)中,使沉淀池始终注满水,保持满水状态,污水在沉淀池停留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沉淀。蓄满沉淀池的水其内部是有压强的,在压强的作用下,水会经过过滤池(3)的底部压入通过过滤材料而从顶部渗出,这就叫做反压式过滤(通常的过滤方法是让水从上向下经过过滤材料而过滤的)。由于污水经第一道沉淀池沉淀,又经过第二道过滤池的过滤,因而渗出的水就变为清水了。清水通过导流管(10)引入到清水积水池(4)中,储蓄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平市允升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南平市允升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9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式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镍锌碳蓄电池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