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DD通信系统的造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8288.5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4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艾星星;许应;王美英;李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dd 通信 系统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TDD通信系统的造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演进基站eNodeB基于接收到的用户终端UE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生成第一权值信息;所述eNodeB根据所述第一权值信息调整发送至所述UE的信道状态指示信息参考信号CSI‑RS,以供所述UE基于所述CSI‑RS反馈信道质量信息;所述eNodeB基于所述第一权值信息和接收到的所述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生成第二权值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权值信息调整下行业务数据。本发明所述TDD通信系统的造流方法及装置,在现有非轮发终端的基础上,采用赋形的CSI‑RS,结合开环技术和闭环技术,实现高速率、精准赋形的SU‑MIMO,且逼近轮发终端的SU‑MIMO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DD通信系统的造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天线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重大突破,也被称为多入多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MIMO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同时在不增加系统整机发射功率的前提下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
MIMO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都采用多天线收发,MIMO技术包括分集技术和复用技术。其中,分集技术是利用信号的多个副本经历不同的衰落到达接收端,所有副本同时处于深衰落的概率很低,从而能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复用技术是利用信道的自由度来传输不同的信号,从而增加信道容量,提高系统性能。复用技术包括SU-MIMO(Single-User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单用户多入多出)和MU-MIMO(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用户多入多出)。其中,SU-MIMO指单用户传输多流数据,而MU-MIMO指不同的用户之间采用多天线技术同时传输多流信号。
虽然复用技术能大幅提升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的容量,但收发端对天线数有要求,其中只支持上行单天线发送的终端为非轮发终端,支持上行双发线发送的终端为轮发终端,因此无论是采用闭环预编码技术还是开环预编码技术都会受到限制:即非轮发终端闭环预编码技术会受限于无法知道UE的方位,因此只能采用宽波束覆盖,反馈上来的信道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信息也与宽波束相匹配,无阵列天线赋形增益;而开环技术一般需要利用信道上下行互易的原理,可非轮发终端通过上行只能获得主集的信道状态,从而无法支持下行SU-MIMO。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DD通信系统的造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克服现有技术中演进基站无法基于闭环预编码设置阵列天线赋形增益,或者基于开环预编码无法进行下行SU-MIMO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种时分双工TDD通信系统的造流方法,应用于TDD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演进基站eNodeB基于接收到的非轮发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生成第一权值信息;所述非轮发终端为只有一个上行天线发送数据的用户终端;
所述eNodeB根据所述第一权值信息调整发送至所述非轮发终端的信道状态指示信息参考信号CSI-RS,以供所述非轮发终端基于所述CSI-RS反馈信道质量信息;
所述eNodeB基于所述第一权值信息和接收到的所述非轮发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生成第二权值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权值信息调整发送至所述非轮发终端的下行业务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演进基站eNodeB基于接收到的非轮发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生成第一权值信息,包括:
所述eNodeB基于接收到的所述非轮发终端通过主集天线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生成上行通道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