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a‑Mn复合氧还原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8187.8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0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姜涛;常潇然;许德超;陈慧明;张克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4/8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a mn 复合 还原 催化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a-Mn复合氧还原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应用金属空气电池的空气阴极,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成为大势所趋。目前,电动汽车电源主要采用的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初期购置成本高、能量密度低、充电时间长且续航里程短,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铝空气电池相比于这两种电池具有很多优点:负极材料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价格低廉;而正极活性物质是空气中的氧气,清洁环保,能量密度高。铝空气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可达8140Wh/kg,因此,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潜力巨大。2004年X. Zhang等报道采用每400km更换一次电解液的方式,铝空气电池EV的续航里程可达1600km。
然而,铝空气电池在应用方面还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其中输出功率较低就是其中之一。据报道,通常铝空气电池的功率密度仅能达到33W/kg。这就使其难以作为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上进行推广应用。在铝空气电池各关键部件中,制约其整体输出功率的主要因素是空气阴极对氧气的转化效率低。通常该因素主要由防水性、透气性、催化剂活性等决定。常见的空气阴极催化剂主要有Pt、Ag等贵金属材料和二氧化锰等。贵金属材料的催化剂成本较高,不利用大规模应用,而MnO2材料,无论其催化性能还是稳定性现阶段都不能达到推广应用的水平。因此,开发新型的催化剂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而开发高性能非贵金属催化剂也成为当前研究机构关注的重点。
而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或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本专利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一种La-Mn复合氧化物材料,两种材料能够在纳米尺度上的进行融合,能够达到一种相互促进、相互稳定、协同催化的效果。
经过检索发现与“氧还原催化剂”、“镧”、“锰”等关键词相关的专利族约有32个。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610019098.0的专利“一种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公开了一种氧还原催化剂,它 是以氧化镧、氧化镨、氧化锶、氧化钙、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钴、氧化镍、氧化铬等原材料,在 空气或氧气氛中,通过摇摆振动球磨在室温下反应0.5~12小 时制备而成;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408484.3的专利“一种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负载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公开了一种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胺和醛的混合溶液在50~90℃下搅拌0.5~2h,然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和非贵金属盐溶液,在60~99℃下持续搅拌1~24h,得到有机凝胶,冷冻或超临界干燥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升温至500~1000℃,保温1~6h,自然冷却至室温。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289457.X的专利“一种碳载多金属聚吡咯类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聚吡咯类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具体为采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他金属部分取代现有的碳载单金属聚吡咯类氧还原催化剂Co-PPy/C或Fe-PPy/C中的金属Co或Fe,得到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碳载多金属聚吡咯类氧还原催化剂;等等。然而,并未发现有通过化学方法制备La-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材料的专利或与本专利相同的专利存在。
综上,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和新兴非贵金属催化剂,或者成本高、或者活性低,显然都难以满足金属空气电池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a-Mn复合氧还原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备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且氧还原催化活性高、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能够很好地改善现有材料和体系中对金属空气电池进一步应用限制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自动运输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粮仓粮食带输送智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