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架式光电混合缆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7920.4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5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现伟;史烨婷;王建军;鲁鸽;华益丰;石颖;魏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通特种光缆(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H01B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琳;张海涛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架 光电 混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骨架式光电混合缆,包括:中心加强件,位于所述骨架式光电混合缆的中心;以及以所述中心加强件为中心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骨架,其中,每个骨架上具有放置光纤带的光纤带骨架槽,在最内层骨架中放置有电子线,所述电子线位于中心加强件与最内层骨架的光纤带骨架槽底部之间,在所述光纤带骨架槽中放置有光纤带。本发明利用最内层骨架与中心加强件之间的空间放置电子线,减小了骨架式光电混合缆的骨架槽数量,既保障骨架的肋拱的尺寸,又减小混合缆的外径。电子线和光纤带分层布置,既起到隔热的效果,又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骨架式光电混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重量轻、外径小、光纤密度大、抗张及抗拉性能优异等特点,骨架式光缆应用逐渐广泛。随着其应用范围扩大,应用环境也变得复杂。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通信需求,需要不同的骨架式光缆。其中,骨架式光电混合缆应用广泛,而目前采用的骨架式光电混合缆,其结构为骨架槽里放置传输电信号的电子线或对绞线。要实现该方案,需要增加骨架的槽数和增加骨架的外径,以满足放置电子线的需求。以200芯骨架式光电混合缆为例,光缆外径在17mm以上,需要11个骨架槽,其中1个为放置电子线的槽。如图1所示,在中心加强件13的外部包覆有骨架12,在骨架12上分布有用于放置光纤带11和电子线17的多个骨架槽,在骨架12的外部依次包覆阻水带14、金属带15、护套层16。该骨架式光电混合缆具有11个骨架槽,其中1个骨架槽内放置电子线。若放置电子线的数量增加,需要相应的增加骨架槽的数量。为了保障骨架槽的质量,骨架的肋拱宽度(相邻两个骨架槽槽底之间的距离)需要满足最小值,故槽数越多,外径增加会越明显。然而对于一些对骨架式光缆外径要求小或者重量要求更轻的环境,上述方案将不是最优的选择。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最小限度的增加骨架缆的外径和重量的骨架式光电混合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满足骨架式光电混合缆性能需求的基础上,最小限度的增加骨架式光电混合缆的外径和重量。
一种骨架式光电混合缆,包括:中心加强件,位于所述骨架式光电混合缆的中心;以及以所述中心加强件为中心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骨架,其中,每个骨架上具有放置光纤带的光纤带骨架槽,在最内层骨架中放置有电子线,所述电子线位于中心加强件与最内层骨架的光纤带骨架槽底部之间,在所述光纤带骨架槽中放置有光纤带。
优选地,在最内层骨架中,电子线镶嵌在中心加强件与最内层骨架的光纤带骨架槽底部之间的空间中。
优选地,在中心加强件与最内层骨架的光纤带骨架槽底部之间还设置有子骨架,所述子骨架上设置有放置电子线的电子线骨架槽,电子线放置在所述电子线骨架槽内。
优选地,用于放置电子线的电子线骨架槽的切面为倒梯形、U型或V型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光纤带骨架槽、电子线骨架槽中的至少一个沿光纤带长度方向呈单螺旋形或SZ螺旋形分布。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骨架的外壁上,包覆有阻水带,在最外层的骨架的阻水带上依次包覆有金属带、护套层。
优选地,在每层骨架的光纤带骨架槽底部与临近的内层骨架的阻水带之间的空间内还放置有电子线。
一种骨架式光电混合缆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中心加强件上挤塑形成中心加强件粘着层;在中心加强件的外侧导入电子线,并通过挤塑将电子线直接镶嵌在中心加强件的外围;以中心加强件为中心,挤塑形成包括多个用于放置光纤带的光纤带骨架槽的最内层骨架,使得电子线位于中心加强件与最内层骨架的光纤带骨架槽底面之间;将光纤带导入各个光纤带骨架槽内;以及绕包阻水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通特种光缆(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富通特种光缆(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