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射流喷油量标定的汽油收纳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47576.9 | 申请日: | 2017-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裴毅强;任源;杨渊博;王志东;刘懿;秦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2M65/00 | 分类号: | F02M6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津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2220 | 代理人: | 梁军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射流 喷油量 标定 汽油 收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射流喷油器,进一步涉及一种高温射流喷油量标定的汽油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喷油器是按规定的喷油时刻、喷油规律及喷油量将燃油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喷入燃烧室的装置,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燃油的雾化燃烧情况,进而影响发动机包括排放性、动力性、经济性在内的多种性能指标。在GDI发动机的研究中发现,汽油喷雾的雾化情况受燃油温度、喷射压力、环境温度、环境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些年随着新技术的开发,高温高压汽油喷射技术正在成为新的趋势,甚至超临界汽油喷射特性和燃烧特性也已经开始广泛研究。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用于喷油量标定且能实现高温汽油射流的收纳装置。
而汽油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燃料,且随着温度升高挥发速度也不断变快,随着科研或工程需要,在对汽油燃料加压加温(0.1~20MPa,25~400℃)的过程中,特别的当汽油油压低于饱和蒸气压时,部分过热的液体燃料会转变为气体,甚至于汽油达到临界点和超临界(经测试,汽油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为3.1MPa,277.25℃)喷射后会出现多相共存状态,而非液相组分质量明显增大,在这种情况,当高温汽油喷入常温常压环境下进行喷油量标定测试时,传统的标定常温纯液相物质质量的容器均不适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测量技术问题,本专利旨在提出开发一种适用于高温射流喷油量标定的汽油收纳装置,可以全程独立密封测量汽油多相状态下的质量,尤其对于气相和超临界相物质状态可以带来传统测量方式所无法达到的精确测量。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温射流喷油量标定的汽油收纳装置,包括:筒状罐体4,位于筒状罐体两端的上夹盖3、下夹盖5,阀门2,
所述下夹盖与上夹盖之间通过螺柱6和螺母7将筒状罐体夹紧,上夹盖、下夹盖与筒状罐体用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
所述阀门一端通过螺纹与上夹盖连接,另一端连接阀门盖1,所述阀门盖中心开有圆孔,圆孔内缘放置O型密封圈后嵌置高温射流喷油器。
燃油从喷油器喷出后,经特阀门、上夹盖喷入筒状罐体内,喷射完成后关闭阀门开关,即实现完整采集且确保了密封性。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收集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大部分的喷油量标定工作,且本装置在燃油采集及后续的拆卸称重全过程都处于密封状态,减小了因汽油的挥发性引起的误差,大大提高了高温汽油射流喷油量标定工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汽油收纳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代表阀门盖,2代表阀门,3代表上夹盖,4代表筒状罐体,5代表下夹盖,6代表螺柱,7代表螺母。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阀盖结构示意图;箭头所指处放置特制耐高温O型密封圈。
图4是图3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5是图4沿A-A方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阀门与阀盖连接后沿中心轴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夹盖的结构示意图,为有凸台结构的圆盘。
图8是图7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9是图8沿A-A方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夹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12是图11沿A-A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整体的耐压值设置为5MPa。一种高温射流喷油量标定的汽油收纳装置,包括:筒状罐体4,位于筒状罐体两端的上夹盖3、下夹盖5,阀门2;阀门为特制耐高压阀门,其球阀阀芯材料为不锈钢SS304,阀体材料为铬钼钢A217-WC6,孔径15mm;筒状罐体采用铝材质;
所述下夹盖与上夹盖之间通过4根螺柱6和螺母7将筒状罐体夹紧,上夹盖、下夹盖与筒状罐体用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螺柱的型号为GB/T901-1988,螺母的型号为GB/T6170-2000;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型号为56X3.55;
所述阀门一端通过螺纹与上夹盖连接,另一端连接阀门盖1,所述阀门盖中心开有圆孔,圆孔内缘放置O型密封圈后嵌置高温射流喷油器;此处的O型密封圈为特制耐高温O型密封圈,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尺寸为7X1.5;
上述其它未注明材质的金属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