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铸大压下量时的力矩控制方法和压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6376.1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曹学欠;陈卫强;邱明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铸大 压下量 力矩 控制 方法 压下 设备 | ||
1.一种连铸大压下量时的力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连铸大压下量时的力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压下设备在进行铸坯压下作业时每个驱动辊的理论阻力矩,计算所述每个驱动辊的理论拉速值;
步骤2、根据所述每个驱动辊的实际阻力矩、理论阻力矩和实际平均力矩之间的关系动态地对所述每个驱动辊的实际阻力矩进行动态再分配;
在步骤1中,所述驱动辊的理论阻力矩的计算公式为:MLi=fLi×R;
MLi为第i个驱动辊的理论阻力矩,单位为Nm;fLi为第i个驱动辊的理论阻力,单位为N;R为驱动辊的半径,单位为m;
在步骤1中,所述每个驱动辊的理论拉速值的计算公式为:
VLi为第i个驱动辊的理论拉速值,单位为m/min;Hi为第i个驱动辊所在部位的铸坯厚度,单位为mm;VLn为第n个驱动辊的实际拉速值,单位为m/min;Hn为第n个驱动辊所在部位的铸坯厚度,单位为mm;
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计算驱动辊的实际平均力矩;
该实际平均力矩的计算公式为:
MP为驱动辊的实际平均力矩,单位为Nm;MSN为第N个驱动辊的实际力矩,单位为Nm;N为驱动辊的数量,无单位;
步骤2.2、对所述每个驱动辊的实际阻力矩进行实时地动态再分配;
对于该压下设备中实施轻压下的驱动辊:
当MSi≥MLi时,报警;
当MSi<MLi且时,控制维持不变;
当MSi<MLi、且MSi>MP时,使电机转速减少,直至
当MSi<MLi、且MSi<MP时,使电机转速增加,直至
对于该压下设备中不实施轻压下的驱动辊:
当MSi≥MLi时,增大液压缸压力;
当MSi<MLi且时,控制维持不变;
当MSi<MLi、且MSi>MP时,使电机转速减少,直至
当MSi<MLi、且MSi<MP时,使电机转速增加,直至
MSi为第i个驱动辊的实际力矩,单位为Nm;RM1为力矩控制标准,RM1的取值范围是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大压下量时的力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下设备的上工作辊均为驱动辊,所述压下设备的上工作辊中的一部分上工作辊实施轻压下,所述压下设备的上工作辊中的另一部分上工作辊不实施轻压下。
3.一种压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压下设备含有控制单元以及沿浇注方向间隔排列的多对工作辊;
一对工作辊含有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每个上工作辊均为驱动辊,每个驱动辊均连接有液压缸和电机,每个驱动辊的压下和转速均能够被独立的控制;
该控制单元能够使该压下设备按照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力矩控制方法控制每一个驱动辊,该控制单元包括:
铸坯变形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该压下设备在进行铸坯压下作业时每个驱动辊的理论阻力矩和所述每个驱动辊的理论拉速值;
拉速和力矩动态分配模块,根据所述每个驱动辊的实际阻力矩、理论阻力矩和实际平均力矩的关系动态地对所述每个驱动辊的实际阻力矩进行动态再分配;
所述铸坯变形计算模块与该拉速和力矩动态分配模块连接,该拉速和力矩动态分配模块与每个驱动辊的液压缸和电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下设备的上工作辊中的一部分上工作辊实施轻压下,所述压下设备的上工作辊中的另一部分上工作辊不实施轻压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63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阻加热丝自动化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检验科防污染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