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材料检测可移动实验室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5880.X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7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海峰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材料 检测 移动 实验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材料检测可移动实验室,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表面上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出口,所述出口的地面上通过连接轴连接有折叠梯,所述箱体的侧面对应出口设有箱门,所述箱体的内腔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侧面设有第一水泵、增压装置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入水口均通过导管与外界水源连接,本用于建筑材料检测可移动实验室,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在第一试验区、第二实验区、第三实验区和第四试验区内安装相应的检测设备,利用车体对客户提供上门服务,使得客户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得可靠精准的实验数据和技术服务,从而避免因材料问题而发生的事故,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便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材料检测可移动实验室。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体现在建材行业,就是一些大城市、大公司具有优秀的技术人员及完善的实验检测设备,而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或中小企业,很难具有相关配套的标准化实验室,由于技术水平及相关技术人员的限制,这些地方的产品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可靠精准的实验数据和技术服务,从而间接地导致一些本不应出现的建筑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对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在这些地区的推广应用、当地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极大的阻力,现有的建筑材料实验室均为固定式的,即使技术人员对某些中小客户进行上门服务,对方也不能提供相应的标准化检测设备,不能够实现真正的上门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材料检测可移动实验室,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在第一试验区、第二实验区、第三实验区和第四试验区内安装相应的检测设备,利用车体对客户提供上门服务,使得客户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得可靠精准的实验数据和技术服务,从而避免因材料问题而发生的事故,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便与推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材料检测可移动实验室,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表面上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出口,所述出口的地面上通过连接轴连接有折叠梯,所述箱体的侧面对应出口设有箱门,所述箱体的内腔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侧面设有第一水泵、增压装置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入水口均通过导管与外界水源连接,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通过导管与第一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连接通道的侧面设有总控制器,所述箱体的内腔从右至左依次设有第一试验区、第二实验区、第三实验区和第四试验区,所述第一试验区、第二实验区、第三实验区和第四试验区两两之间的分隔板内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电加热管,所述第一试验区、第二实验区、第三实验区和第四试验区靠近连接通道侧面设有分隔门,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水泵、增压装置、第二水泵和电加热管,所述总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试验区、第二实验区、第三实验区和第四试验区内的一侧均设有LED灯和分控制器,所述分控制器设在LED灯的下方,所述LED灯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烟雾报警器,所述LED灯的另一侧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入口通过导管与增压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分控制器电连接LED灯、温度传感器和烟雾报警器,所述分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总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试验区、第二实验区、第三实验区和第四试验区内的另一侧均设有安放箱,所述安放箱的侧面设有空气交换器和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在空气交换器的下方,所述箱体对应空气交换器出气口处设有连接孔,所述空气交换器的侧面设有制冷装置,所述分控制器电连接空气交换器和制冷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试验区、第二实验区、第三实验区和第四试验区的内腔底面设置为不同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设置长度和宽度均对应车体的上表面设置长度和设置宽度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海峰,未经于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58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