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米结构铁酸铋光伏器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5661.1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4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华;陈召;丁建宁;袁宁一;陈智慧;王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H01L31/032;H01L31/0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结构 铁酸铋光伏 器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纳米结构铁酸铋光伏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
(1)衬底清洗;
(2)在步骤(1)中处理后的衬底表面制备微纳米结构;
(3)在步骤(2)得到的微纳米结构表面制备BiFeO3薄膜;
(4)对步骤(3)制备的BiFeO3薄膜进行激光晶化,
将步骤(3)所得的BiFeO3薄膜固定平放于一个可摆动的操作平台上,并在摆动情况下对BiFeO3薄膜进行激光照射晶化;
(5)在经过步骤(4)处理的BiFeO3薄膜表面制备上电极;
所述BiFeO3薄膜厚度为50~400nm且其表面呈凹凸状;
步骤(2) 中,利用飞秒激光表面织构技术在所述衬底表面制备微纳米结构;
所述的飞秒激光处理手段中,操作平台的台面为圆形,激光照射晶化时,操作平台以圆形台面的垂直 中心线为轴均匀地进行全方位摆动,操作平台摆动的振幅为0.5~3.0mm,摆动频率为600~ 900次/分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结构铁酸铋光伏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衬底为不锈钢箔片或高纯镍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结构铁酸铋光伏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依次用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对所述衬底超声清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结构铁酸铋光伏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秒激光表面织构技术的工艺条件为,大气气氛或真空条件下,激光功率为200~600mW,中心波长为800nm,重复频率为1KHz,激光偏振方向为0°~90°,扫描速度为0.5~2mm/s,扫描行间距为30~100μm,光斑大小为100~300μm,得到的微纳米结构的宽度为10μm,深度为10~50μm,间距为5~5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结构铁酸铋光伏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BiFeO3薄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纳米结构铁酸铋光伏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控溅射方法中,靶材选择Bi 1.1FeO3陶瓷靶;溅射功率为70~90W,沉积温度为650~750℃,Ar:O2的体积流量比为1:15~11:1,腔体压力为0.01~1.0Pa。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结构铁酸铋光伏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利用飞秒激光处理手段对所述BiFeO3薄膜进行激光晶化,激光光源距BiFeO3薄膜为0.5m,激光能量密度为20~400mJ/cm 2,中心波长266nm,重复频率为20~1000Hz。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结构铁酸铋光伏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选择ITO作为上电极材料,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控制上电极厚度为40~3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56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秘密篡改检测系统和方法、秘密计算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 下一篇:数码相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