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聚光杯的卤素灯冷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5469.2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向冰;王先盛;陈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04;F21V29/67;F21V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光杯 照明光纤 冷光源 入光口 卤素灯杯 出光口 卤素灯 散热风扇 出光均匀性 光能利用率 实心圆形 塑料光纤 填充塑料 外壳机械 旋转对称 粘合剂 反射面 故障率 光源 正对 申请 光纤 | ||
为了提高卤素灯冷光源的效率、降低卤素灯冷光源的成本,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了聚光杯的卤素灯冷光源,包括卤素灯杯、聚光杯、散热风扇、照明光纤等,聚光杯反射面是旋转对称的曲面,卤素灯杯出光口正对聚光杯入光口,卤素灯杯出光口与聚光杯入光口之间有间隙,散热风扇靠近卤素灯杯出光口,照明光纤入光口置于聚光杯出光口,照明光纤与外壳机械连接;照明光纤入光口是由多根塑料光纤排列成实心圆形,在照明光纤入光口由粘合剂填充塑料光纤之间的缝隙。本申请可以提高冷光源的光能利用率、降低了故障率、增加光源的发光强度,提高出光均匀性,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涉及冷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是采用聚光杯和卤素灯的冷光源。
背景技术
冷光源是一种广泛用于医疗、电子工业、教学科研、刑侦、农业植保、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强光照明器件,如医疗领域的内窥镜光源、显微镜光源,电子设备上的检测光源,刑侦显微镜上的照明光源,现阶段市面上主要有LED冷光源和卤素灯冷光源,和LED冷光源 相比,卤素灯冷光源具有以下优点:显色性好、光谱波长范围宽、结构简单,在某些特殊场 合只能使用卤素灯冷光源,但市面上现有的卤素灯冷光源产品存在以下缺陷:光利用率低、功耗高、工作温度高、使用寿命短等。在公开的卤素灯冷光源技术中,采用卤素灯杯发出光线,卤素灯杯是由卤素灯泡和反光杯组成。由卤素灯杯发出的光线直接入射到照明光纤入光 口中,因照明光纤口径有限,导致大部分光线没有被收集,对光的利用率低;卤素灯杯是将 电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成光能,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卤素灯杯放在封闭的空间内散热 效果不好,导致环境温度上升,对照明光纤入光口和附近的电路损伤较大,降低了卤素灯杯、 照明光纤和电路的使用寿命,缩短了核心零器件更换周期,增加了使用成本。专利号为 US2006/0018125A1,名称为High-efficiency fiber optic lighting system的美国专利中,使用椭 球面和球面作为光源的反射面,对椭球面和球面以及光源的位置有严格的限定,并且使用玻 璃棒匀光,该方案加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现有的卤素灯冷光源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不能高效率的利用卤素灯发出的光线,散热效果差,核心零部件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聚光杯的卤素灯冷光源,包括卤素 灯杯、聚光杯、散热风扇、照明光纤、外壳、驱动电源;聚光杯有反射面、入光口和出光口,聚光杯反射面是旋转对称的曲面;聚光杯入光口和聚光杯出光口都是圆形的,聚光杯入光口 的直径大于聚光杯出光口的直径;聚光杯入光口所在的平面垂直于聚光杯反射面的对称轴, 聚光杯出光口所在的平面垂直于聚光杯反射面的对称轴;卤素灯杯有出光口,卤素灯杯出光 口正对聚光杯入光口,卤素灯杯的中心线与聚光杯反射面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卤素灯杯 出光口与聚光杯入光口之间有间隙;散热风扇靠近卤素灯杯出光口,其风向指向聚光杯入光 口与卤素灯杯出光口之间的间隙;照明光纤有入光口和出光口,照明光纤入光口置于聚光杯 出光口,照明光纤与外壳机械连接;照明光纤入光口是由多根塑料光纤排列成实心圆形,在 照明光纤入光口由粘合剂填充塑料光纤之间的缝隙;通过控制聚光杯反射面的粗糙度产生漫 反射。
优选的,聚光杯反射面满足椭球面的方程。
优选的,聚光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
优选的,聚光杯反射面表面粗糙度Ra大于0.2微米,并小于0.8微米。
优选的,在照明光纤入光口,固化后的透明光学胶覆盖了所有的塑料光纤的端面。
优选的,驱动电源含有TL494芯片。
本发明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使用聚光杯、散热风扇,与卤素灯杯、照明光纤等共同组成了合适的结构,提高了光利用率,照明光纤出光口的光强得到增加,降低了功耗;增强了散热效果,并改善了光源的出光均匀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5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铅酸蓄电池铅膏熔池熔炼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膛窑喷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