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覆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5256.X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创源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8;H01M10/0525;H01M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覆型钴酸锂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覆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好、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众多优点,广泛应用于电话、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等,在电动汽车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被人们认为是21世纪具有重要意义的高能技术产品。
对于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广泛使用含锂的钴氧化物(LiCoO2)。另外,可还使用含锂的锰氧化物如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LiMnO2、具有尖晶石晶体结构的LiMn2O4等以及含锂的镍氧化物(LiNiO2)。
LiCoO2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但是它存在价格昂贵、不利于环保,比容量低等缺点。LiNiO2掺杂Co元素的正极材料同时具有了LiNiO2材料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又稳定了材料的层状结构,增强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但是这种材料也存在耐过充能力差、热稳定性较差、首次放电不可逆容量较高等缺陷。
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合成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Pechini法等。其中共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Pechini法等软化学法工艺复杂,不易实现产业化。因此 常规合成方法主要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高温固相合成法操作及工艺路线设计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制备的材料性能稳定,易于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但常规的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钴酸锂时,需要大量的惰性保护气体,惰性气体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覆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耗时短,得到的钴酸锂材料形貌规则为高度球形、成分均匀不团聚、电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循环性能,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覆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钴酸锂材料
该钴酸锂材料的化学式为LiCo1-x-yFexNiyO2,其中:x=0.15-0.2,y=0.2-0.3,按照上述化学式中的Li、Fe、Ni、Co的摩尔量称取碳酸锂、乙酸铁、氧化镍和氧化钴,以适量的水和乙醇为分散介质,对称取的原料进行湿法球磨混料,得到混合好的浆料;将混合好的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钴酸锂前驱体粉;
对前驱体粉在还原性气氛下施以等离子电弧,使反应粉料熔融,等离子电弧电压20-40kV,等离子电弧电流500-1000A;
将熔融反应粉料用还原性气体喷射入冷却装置内,冷却后对颗粒粉碎筛分,筛分得到的颗粒大小为5-10微米的球型正极钴酸锂材料;其中所述用于喷射的喷嘴直径2-5mm;
(2)制备正极活性材料包覆液
在醇类溶剂中加入磷酸酯类化合物,得到磷酸酯溶液;
在该磷酸酯溶液中加入铝盐,该铝盐溶于该醇类溶剂,并与该磷酸酯类化合物反应得到均相的澄清溶液,反应温度为40-80℃,反应时间为2-5小时;
加入酸度调节剂调节该均相的澄清溶液的pH值至6-7,酸度调节剂可以为氨水、碳酸氢铵、碳酸铵、醋酸铵、吡啶及三乙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该酸度调节剂总的加入量按照N:Ni摩尔比为1:1-6:1称取得到该正极活性材料包覆液;
(3)包覆
将所述钴酸锂正极材料与该正极活性材料包覆液混合均匀,得到一固液混合物;以及
将该固液混合物干燥并烧结,该干燥可为常温自然晾干或加热烘干,只要去除该混合物中的溶剂即可,所述加热烘干的温度优选为60-100℃。所述烧结在空气中进行,使该包覆前驱物中的有机基团去除,生成该包覆层。该烧结温度为450-750℃,烧结时间为5-8小时,得到正极复合材料,该正极复合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及包覆在该正极活性材料表面的包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创源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创源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5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设备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体化均衡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