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鲳亲体强化培育的温度调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4645.0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5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彭士明;高权新;张晨捷;施兆鸿;王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鲳亲体 强化 培育 温度 调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银鲳繁殖期温度调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银鲳亲体强化培育的温度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银鲳是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近些年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探索,已掌握了银鲳的繁殖特性、性腺发育规律以及银鲳人工育苗的模式与方法,并实现了银鲳的全人工繁育。然而,目前仍尚未实现银鲳的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推广。当前制约银鲳规模化人工繁育及养殖推广的关键技术瓶颈在于难以培育获得优质的银鲳亲本,导致精卵质量欠佳,孵化率及仔稚鱼成活率偏低。优质且数量充足的银鲳亲本,是实现银鲳规模化全人工繁育的基本前提,也是获得优质苗种的根本保障。营养强化培育固然是获得优质银鲳亲本的必要因子,但生态因子的优化调控也是获得优质亲本的关键步骤。因此,需要一种银鲳亲体强化培育的生态因子(温度)调控方法,以提高其亲本质量,改善繁殖性能。
鱼类常规的亲体温度调控方法大多是在亲体培育期间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温度,尚未见在恒温培育前期进行适度低温刺激的操作方式。适度的低温刺激可有效提高鱼类对营养物质的组织储备,从而最终提升其繁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银鲳亲体强化培育的温度调控方法,有效促进银鲳亲本性腺组织中的营养素积累,显著提高性腺指数、受精卵质量及其孵化率,最终提高银鲳的繁殖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银鲳亲体强化培育的温度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银鲳亲体培育池水温自然降至12~13℃区间后,通过加温维持水温在12~13℃一周;
(2)按照每天0.4~0.6℃的升幅,将培育池内水温提升至18~19℃;
(3)将培育池内水温保持在18~19℃持续到第二年的4月中下旬,银鲳亲体产卵受精。
所述步骤(1)中采用锅炉进行加温。
所述步骤(2)中培育池内水温每天安装0.5℃的升幅进行升温。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在维持银鲳基本的摄食温度前提下,给予银鲳适当的低温刺激,包括自然降温的过程可以有效启动银鲳亲体组织中的营养储备机制,可省时省力地促进银鲳亲体组织中的营养积累,特别是性腺组织中的脂类营养储备,能够显著提高性腺指数、受精卵质量及其孵化率,最终提高银鲳亲本的繁殖性能,简便易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银鲳亲体强化培育的温度调控方法的实验:
实验用鱼:
人工培育的1年龄雌性银鲳亲鱼。
实验设计:
银鲳亲体培育期间温度控制采取以下4种模式:18-19℃培育;18-19℃培育,前期经过一个12-13℃的低温刺激阶段(一周);15-16℃培育;15-16℃培育,前期经过一个12-13℃的低温刺激阶段(一周)。
4中模式中的设定温度均是自然降温至实验所需温度,低温刺激的处理组在维持低温一周后按照每天0.5℃的增幅升至实验所需温度。
饲养管理:
600尾银鲳亲体(性腺发育Ⅱ期)随机分入12个20m3的水泥池中,每个培育组设3组重复。饲养期间,连续充气增氧,每天饱食投喂2次(09:00和17:00),日换水量为30%。采用锅炉增温的方法保障试验水温的稳定,盐度25-28‰。
分析指标:
实验结束后,随机从每个池中取5尾鱼,称重后,采集性腺样品并称重,以检测分析性腺指数及性腺组织中的脂类含量;每个池中挑选已发育成熟的亲本,检测其卵粒的大小;待每个池产量受精后,统计其受精卵及孵化率。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结果:
表1:不同处理组雌性银鲳性腺指数及脂类营养积累情况(%)
表1中同一行不同上标字母表示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4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发动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冬季锦鲤的繁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