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沼泽小叶桦离体芽快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4595.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汪贵斌;王新;吴雅琼;陆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泽 小叶 桦离体芽快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沼泽小叶桦离体芽快繁方法。
技术背景
我国大陆沿海海岸线长18000km,拥有滩涂面积21709km2,且以每年300km2的速度继续淤长。滩涂生态系统受海陆系统的双重干扰,土壤发育时间短,盐分含量高,造成了滩涂自然生态新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加之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6亿元,当地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目前,沿海滩涂造林树种缺乏,大面积的滩涂处于荒芜状态,选育和引进耐盐树种成为沿海滩涂造林绿化、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关键。
沼泽小叶桦为落叶小乔木,具有较强的耐盐和耐水能力,可在高盐、高水位环境下生长,在沿海和低湿地上具有应用的潜力。调查发现,我国约有500余种盐生植物,其中木本植物所占比例稀少,由于沼泽小叶桦在改造和利用盐渍土方面特性,将是优良的候选树种之一。在我国广阔的东部沿海滩涂地区,如果能将沼泽小叶桦引种到这些地区,将能丰富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改善生态环境。
然而,沼泽小叶桦是极为稀有和濒临灭绝的温带落叶阔叶树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濒危植物,其嫩枝扦插极难生根,目前主要采用种子繁殖,不能规模化育苗,严重限制了沼泽小叶桦的引种移栽及深入研究。因此,需要采取其他方式来提高其繁殖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外植体污染、褐化、玻璃化现象等阻碍植物组培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繁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增殖系数高且成活率高的沼泽小叶桦离体芽快繁方法,通过外植体选择及消毒、启动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诱导培养、炼苗移栽等过程实现沼泽小叶桦离体快繁。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沼泽小叶桦的离体芽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株高1~1.5m的未萌动的健壮植株,4~5月份采主枝顶芽、主枝侧芽、侧枝顶芽的新生芽作为外植体;
2)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的酒精处理外植体20s,再用0.1%升汞消毒5~20min,10%NaClO消毒0~20min,用无菌水冲洗数次;
3)将处理好的外植体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初代培养基成分为:MS+0.6~1.5mg/L 6-BA+0.5~1.0g/L PVP,培养20d以上;
4)将外植体转入增殖培养基,增殖培养基成分为:MS+0.4~0.6mg/L 6-BA+0.02mg/L NAA,培养时间20d以上获得小苗;
5)将小苗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成分:MS+0.1~0.5mg/L NAA,或1/2MS+0~0.5mg/L NAA,培养20d以上;
7)炼苗移栽:选择健壮的无菌苗,用多菌灵溶液浸泡清洗后,移栽到已消毒的蛭石+珍珠岩的基质中,先保湿培养一周,逐渐去掉盖子。
步骤1)中,在新生芽萌动前,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植株,一周两次,直到植株吐芽、取材为止。
步骤1)中,从健壮枝条上采回新生芽,用试管刷蘸洗衣粉轻轻刷洗,流水冲洗表面污物2~3h。
步骤2)中,先用70%酒精处理20s,再配合0.1%升汞处理10min,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
步骤3)中,初代培养基成分为:MS+0.8~1.0mg/L 6-BA+1.0g/L PVP。
步骤4)中,增殖培养基成分为:MS+0.6mg/L 6-BA+0.02mg/L NAA,或MS+0.4mg/L 6-BA+0.02mg/L NAA。
步骤5)中,生根培养基成分:MS或1/2MS+0.1或0.5mg/L NAA。
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以沼泽小叶桦离体芽为外植体,建立了组培繁殖体系。通过酒精和升汞预处理母本材料,大大降低了外植体的污染率,使外植体成活率最高可达74.19%,污染率降为25.81%。初代培养基中添加PVP,使褐化现象消失,大大降低了组培风险,提高了成活率。本方法得到的组培苗具有增殖系数高,生根率高,栽植成活力高等特点。有利于沼泽小叶桦的保护与开发,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6-BA浓度过高时,初生代培养无菌苗图。
图2是取材时间对污染率的影响结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4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