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箱的安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4377.2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胡国波;聂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箱 安装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工艺,具体涉及配电箱的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配电箱分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计量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箱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箱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 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 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目前传统配电箱安装时常出现对线孔进行定位,且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箱的安装工艺,解决传统配电箱安装时需要对线孔进行定位,且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配电箱的安装工艺,工艺包括:
步骤1:打开包装箱对配电柜进行检查;
步骤2:对配电箱进行搬运;
步骤3:制作角钢,并将钢架安装在墙体的预设位置处;
步骤4:将配电箱预安装在角钢上,并由墙体上的线管位置,在配电箱标记预留口位置;
步骤5:将配电箱取下,并对配电箱标上的预留口进行加工,得到线孔;
步骤6:将配电箱安装在角钢上,其中线孔与墙体上的线管位置对齐;
步骤7:对配电箱进行接线处理;
步骤8:对配电箱进行试验调整,送电试运行。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角钢能对配电箱进行定位,使配电箱安装在准确的位置上,而通过预安装,并通过划线的方式将线管的位置准确定位在配电箱上,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准确的加工定位,避免线孔与线管位置相错。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对配电柜进行检查包括配电柜外观、材质和内部元器件进行检查。
在本技术方案中,检查配电柜是防止在运输过来时,配电箱出现问题。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角钢通过膨胀螺钉固定连接在墙体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膨胀螺钉能更稳定的将角钢固定在墙体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配电箱安装时距离地面的安装高度大于1.5米。
在本技术方案中,配电箱安装时距离地面的安装高度大于1.5米能方便工作人员安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线孔的孔内通过磨砂纸打磨剖光。
在本技术方案中,线孔的孔内通过磨砂纸打磨剖光这样能防止线孔将线割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在步骤6中,配电箱与墙体之间的间距为5cm-10cm。
在本技术方案中,配电箱与墙体之间的间距为5cm-10cm不仅能防止配电箱与墙体太近而造成散热不良,也能避免安装太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有效解决传统配电箱安装时需要对线孔进行定位,且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2、检查配电柜是防止在运输过来时,配电箱出现问题。
3、膨胀螺钉能更稳定的将角钢固定在墙体上。
4、配电箱安装时距离地面的安装高度大于1.5米能方便工作人员安装。
5、线孔的孔内通过磨砂纸打磨剖光这样能防止线孔将线割破。
6、配电箱与墙体之间的间距为5cm-10cm不仅能防止配电箱与墙体太近而造成散热不良,也能避免安装太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配电箱的安装工艺,工艺包括:
步骤1:打开包装箱对配电柜进行检查;
步骤2:对配电箱进行搬运;
步骤3:制作角钢,并将钢架安装在墙体的预设位置处;
步骤4:将配电箱预安装在角钢上,并由墙体上的线管位置,在所述配电箱标记预留口位置;
步骤5:将配电箱取下,并对所述配电箱标上的预留口进行加工,得到线孔;
步骤6:将配电箱安装在角钢上,其中线孔与墙体上的线管位置对齐;
步骤7:对配电箱进行接线处理;
步骤8:对配电箱进行试验调整,送电试运行。
实施例2
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步骤1,在步骤1中对配电柜进行检查包括配电柜外观、材质和内部元器件进行检查,在本实施例中,检查配电柜是防止在运输过来时,配电箱出现问题。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4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调节多功能窗户
- 下一篇:伸缩梯子的缓降机构